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幾年,我國奶牛業發展迅猛,到2004年底全國奶牛存欄達到990多萬頭。但是自2004年以來奶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最大的問題是奶牛價格下跌,飼料價格上漲,養牛效益下滑,部分企業和養殖戶對奶牛業發展產生了動搖和觀望心理。那么,如今奶牛業現狀如何,前景如何,養牛戶應該如何應對呢?
有關專家指出:奶牛價格下跌是一種正常現象。前幾年全國性的奶牛熱,許多地方擴大奶牛生產,搶購奶牛,造成了牛源緊張,把奶牛的價格"炒"了起來,嚴重背離了奶牛本身的價值,扭曲了產業的發展。去年以來奶牛價格慢慢回落,這是市場的自我調節,是經濟規律的具體體現。
奶牛養殖效益降低有多種原因。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調配好的精飼料價格每公斤1.4元上漲到1.9元,加上部分農產購進的奶牛價格較高、貸款利息高以及飼養管理跟不上等原因,一時間養奶牛賺大錢變成了賺小錢,甚至不賺錢。這是造成去年奶牛養殖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少數農產盲目搶購奶牛,購買了低產奶牛;一些養殖戶把奶牛當成黃牛養,結果高產奶牛養成低產奶牛;散養戶的牛奶質量無法保證,銷售價格較低等,也是造成奶牛養殖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
正是在這些原因的影響下,少數奶牛戶開始低價轉讓和變賣高價買來的奶牛,甚至大呼"奶牛養得越多越賠錢"、"奶牛業已經窮途末路"。但是,也有相當多的奶牛戶能夠冷靜對待,千方百計降低非生產成本,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相對效益。部分有眼光的農產,抓住奶牛價格暴跌的機遇,多方籌集資金,購進優質奶牛,淘汰劣質牛,不斷提高奶牛群體的數量和質量,從而困難面前抓住機遇,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面對奶業市場的變化,廣大農產應當如何正確看待奶牛業呢?首先,奶牛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也是一個上連加工、食品,下連種植、養殖的中樞產業。在發達國家,奶牛業均占據國民經濟的重要位置,以法國為例奶牛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而其聞名全球的汽車制造業的比重只有6%在我國,居民牛奶消費量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擴大,消費的增長必將帶動奶牛產業的發展,因此奶牛業的市場是廣闊的、前景是光明的。其次,奶牛業的效益有一個合理的空間,過高或過低都不正常,對此廣大農產更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三,養奶牛取得效益的關鍵是加強管理。奶牛飼養必須走專業化、規;穆纷樱阅壳拔覈那闆r看,最適宜的規模應當在百頭以上。只有實行規模飼養了,才便于加強管理,便于實行機械擠奶,便于牛奶銷售。
當前牛奶交易"以質論價",好的1.8元/公斤,差的1.2元/公斤,這樣一頭年產6噸的奶牛僅鮮奶銷售價格差,年效益就相差3600元。提高牛奶質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實行機械擠奶、加強疫病防治、搞好飼養環境衛生、飼喂青貯或牧草飼料,等等。
一頭好奶牛年產八九噸,差奶牛年產三四噸,同樣飼養,效益相差一倍。養好奶牛,除了購買好牛外,重要的是搞好奶牛品種改良,積極推廣高產奶牛凍精細管應用技術,經過二、三代的改良,將奶牛單產提高到7噸以上,從而提高產業整體水平。
要實行訂單飼養,確保牛奶產得出、銷得去、有效益。主要方法是成立奶牛協會,將分散的奶牛養殖場戶聯合起來,共同與加工企業簽訂牛奶購銷合同,從而有效降低市場風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