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年齡是評定奶牛經濟價值和育種價值的重要指標,是進行飼養管理和繁殖配種的重要依據。飼養者從外地購買奶牛時,在沒有詳細牛檔案資料的情況下,鑒定奶牛的年齡,可根據外貌、角輪和牙齒進行估測,其中以牙齒的鑒定較為準確。
1、外貌鑒定年輕的牛,一般被毛有光澤,粗硬適度,皮膚柔潤而富有彈性,眼盂飽滿,目光明亮,舉止活潑;而老年牛皮膚于燥,被毛粗亂無光,眼盂凹陷,目光呆滯,眼圈上多有皺紋,行動緩慢。根據這些特征,可大致區分老、幼年奶牛,但仍不能準確判斷牛的年齡。
2、角輪鑒定奶牛由于一年四季受到營養水平的影響,角的長度和粗度出現生長程度的變化,從而形成長短、粗細相間的紋路。在四季分明的地區,牛在自然放牧或依賴自然飼草的情況下,青草季節,營養豐富,角生長較快;而枯草季節,營養不足,角生長較慢。故每年形成1個角輪。因此,可根據角輪數估計牛的年齡即角輪數加上無紋理的角尖部位的生長年數(約2年),即等于牛的實際年齡。
3、牙齒鑒定通常是以門齒發生、更換和磨損的情況為依據。奶牛共有32枚牙齒,其中門牙4對(無上切齒)共8枚。第1對叫門齒,第2對叫內中間齒,第3對叫外中間齒,第4對叫隅齒;臼齒分前臼齒和后臼齒,每側各有3對共24枚。初生犢牛有乳齒1~2對,一般3周齡時乳牙全部長出共20枚,3~4月齡長齊,但無后臼齒。乳牙與永久齒的區別:乳牙小而潔白、齒間有孔隙,表面光滑,齒薄而細致,有明顯的齒頸;永久齒大而厚,棕黃而粗糙。
1.5~2歲,換第1對門齒,出第1對永久齒;2.5~3歲,換第2對門齒,出第2對永久齒;3~3.5歲,換第3對門齒,出第3對永久齒;4~4.5歲,換第4對門齒,出第4對永久齒。
5歲以后年齡鑒定是根據奶牛門齒磨損情況進行。門齒磨損面最初為長方形或橫橢圓形,以后逐漸變寬,而后呈橢圓形,最后有圓形齒星出現。5歲時第1對門齒磨損;6歲時第2對,門齒磨損;7歲時第3對門齒磨損;8歲時第4對門齒磨損;9歲時第1對門齒凹陷;10歲時第2對門齒磨損凹陷;11歲時第3對門齒磨損凹陷;2歲時第4對門齒磨損凹陷,其齒星均近圓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