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產后12小時胎衣仍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又稱胎衣滯留或胎盤停滯。常并發子宮內膜炎,嚴重時可造成奶牛敗血癥。
1病因
子宮收縮無力是胎衣不下最直接最常見的原因。由于布氏桿菌、胎兒弧菌、毛滴蟲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宮炎和胎盤炎,使母體胎盤與胎兒胎盤發生炎性粘連;鈣(Ca)、磷(P)等常量元素缺乏及微量元素缺乏;運動量不足;缺硒(Se)和缺維生素E;頻繁更換飼草飼料且飼料單一,也會導致奶牛產后胎衣不下。
2癥狀
病牛有一部分土紅色的胎衣垂于陰門外,大部分胎衣滯留在子宮體內,陰門外僅露臍脈管的斷端。病初沒有全身癥狀,2~3天后胎衣部分腐敗分解,由陰門流出污紅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惡臭液體,子宮內發熱,并發展成急性子宮炎,部分病牛發展為敗血癥。
3治療
3.1產后1日內處理
奶牛產后4~6小時胎衣不下時,可肌注催產素50~100IU1次,間隔4~6小時重復一次,同時結合直腸按摩子宮,每次5~10分鐘。產后12~24小時胎衣不下時,可肌注已烯雌酚20毫克、麥角新堿15毫克。最好結合靜注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10%氯化鈣200毫升(或5%葡萄糖酸鈣500~800毫升)、10%氯化鈉500毫升。
3.2剝離胎衣
將病牛站立保定,用0.1%的高錳酸鉀水洗凈陰門、會陰至尾根周圍。為了便于剝離,應在剝離前10~20分鐘向子宮內灌注10%的生理鹽水1000毫升。將外露的胎衣用0.1%高錳酸鉀水洗凈消毒,擰成繩索狀,右手拉緊,左手伸入子宮,由近及遠逐個逐圈地分離母子胎盤,剝離時用中指和食指夾住葉基部,用拇指推壓子葉頂部,將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分離開來。當手伸不到子宮角尖端的胎盤時,可用右手牽拉胎衣,同時左手掌向上、向后托舉子宮,直到剝離完全。剝離完成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子宮,最后注入青霉素、鏈霉素或250毫升宮凈油,也可注入宮得康一支,預防子宮炎。
3.3母牛的子宮凈化
各種子宮內膜炎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產后繁殖,因此,凈化子宮顯得十分重要。當卵巢上有黃體存在時,可用前列腺素治療惡露滯留效果較明顯。如果宮頸復舊較快,只能容兩指進入子宮頸口,甚至更窄,也容易造成惡露滯留,此時應先用雌激素使子宮口張開,再用縮宮素,使惡露排出。
3.4治療奶牛子宮內膜炎
沖洗子宮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沖洗液一般采用3%~10%氯化鈉溶液、0.1%高錳酸鉀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0.1%利凡諾溶液、含碘離子溶液等藥物作為沖洗液。經過數次反復虹吸法沖洗,直至子宮體內流出較潔凈藥物液體,然后向子宮內注入抗菌藥物,如土霉素、多西環素等藥。若患牛發生敗血癥,應立即治療。
4預防
應加強奶牛的運動,每天奶牛運動時間不少于5小時,讓其自由活動和飲水。奶牛日糧中添加0.7%的磷酸氫鈣和1.2%的石粉,補充鈣(Ca)、磷(P)等常量元素。在產前補硒(Se)和維生素E,對防止胎衣不下、改善產后繁殖性能有明顯效果。在奶牛產前24小時肌肉注射一次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可起到預防作用。對新購進的奶牛,應了解原產地的飼喂情況,在原有飼草飼料的基礎上慢慢更換本地現有飼料,讓其有一個星期的適應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