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耐寒怕熱,其適宜環境溫度為10~20℃。當溫度在25℃以上,對產奶量越高的奶牛影響越大,下降幅度可達5千克~10千克。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溫,但大多數養殖戶只注意調控養殖環境而忽略了飼料結構的調整和飼喂技術的改善。為此,要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一、飼料。夏季氣溫高,應以增進奶牛食欲為飼養重點,加喂苜蓿干草、胡蘿卜絲、甜菜等適口性好、易消化的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脂肪酸鈣、整粒棉籽等過瘤胃脂肪,日糧中脂肪含量可配到5%~7%。夏季日糧要保證體積小、濃度高,以滿足個體營養需要。
二、喂法。較高的氣溫易導致飼料發酵酸敗變質,因此應注意少喂勤添。泌乳盛期的奶牛夏天以每100千克體重喂1千克~1.5千克精料,每天飼喂4次為宜,青綠多汁飼料每天可喂到33千克~45千克。
三、時間。應選擇一天中溫度較低的夜間來增加飼料量;從晚上8時到翌晨8時,飼喂量可占整個日糧的60%~70%,以保證奶牛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充分發揮其產奶潛力。
四、飲水。夏季應保證讓奶牛飲干凈充足的清涼飲水,并相應增加飲水數量。水溫以10~15℃效果最好。
五、添加劑。在炎熱的夏季,奶牛的呼吸和排汗增加,常會引起礦物質的不足。應在日糧中添加鉀、鈉、鎂、鈣、磷等礦物質。鉀可增加到占日糧干物質的0.8%~1.3%,鈉占0.5%,鎂占0.3%。試驗表明,夏季每頭奶牛每天日糧中添加5毫克碘化鉀,可大大降低熱應激對奶牛的影響,使產奶量提高24%。另外,蛋氨酸被稱為飼料蛋白質的營養強化劑,如在奶牛飼料中添加0.1~0.2毫升的蛋氨酸;能使產奶量提高15%~24%,飼料轉化率提高100%以上,即每1000千克飼料添加1千克~2千克蛋氨酸,可節省100千克配合飼料。磷酸脲作為用于牛羊等反芻家畜的新型促進劑,如每天每頭奶牛補飼150克,日產奶量可增加1.33千克,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分別提高10%和8%。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