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赤水地處川黔交界,廣大農戶以養殖水牛為主。水牛豁鼻多因穿鼻太淺、粗暴牽拉、鼻繩拴套不當而致。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多年來,筆者一直探索水牛豁鼻修復的辦法,在我市天臺、元厚、長沙、旺隆等鄉鎮修復豁鼻水牛成功25例,但有一例因術后護理不當失敗。現將修復的具體做法和體會簡述于后,供同行參考。
1術前準備
1.1手術藥器的準備:手術刀、手術剪、止血鉗、持針鉗、鑷子、三棱彎針、14號縫線、止血紗布、注射器、針頭、2%鹽酸普魯卡因、手套、止血敏、青霉素、高錳酸鉀、酒精、碘酊、安乃近、生理鹽水、自編竹制口籠、保定繩。
1.2保定:一般采用站立保定。將牛牽至楠竹林中,選兩根竹間距較近的楠竹,將牛頭部推入兩竹之間,或用兩根楠竹拴于另一根楠竹上,形成一個"K"三角形的保定欄。將頭部固牢即可。
1.3麻醉:用2%鹽酸普魯卡因30~50ml(視牛體況而定用量)作兩側眶下孔神經傳導麻醉,大約20分鐘后再用0.5%普魯卡因青霉素于豁鼻四周作局部封閉麻醉。創面以浸潤麻醉作補充。
1.4消毒:手術器械煮沸30分鐘消毒;保定繩、保定場地用2%高錳酸鉀沖洗消毒;術者的手及手術部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
2手術方法
術者站于牛頭的右前側,將豁鼻上端的陳舊性癍痕組織環繞切除厚約1.5cm,使形成一蘑菇狀新鮮創面,充分止血后,用生理鹽水紗布包被待用,從外觀看使上端形成公榫,根據公榫的修復形狀,豁鼻下端對應的地方用手術刀切除陳舊性癍痕,其形狀大小與公榫端嵌入相吻合,用止血紗布止血,清潔創面。將公母榫對齊,以鼻中線為界左右各作一針埋入縫合,抽緊打結。為使創緣密接,在創口接合部作3~5針結節縫合,使之更加牢固。
3注意事項
為防止術后感染,通常術后三天內采用青霉素、安乃近肌肉注射。作公母榫時,應把表皮削干凈,不能遺留,以免術后不能愈合。埋入縫合時,縫線應穿過公榫矩形面的四個角,以保證公、母榫吻合,這樣才有利于創口愈合。縫線松緊應適度。術后禁食一天,飲水時用米篩置于水盆上,給淺水,邊飲邊加,防止牛鼻浸入水中,保持術部干燥。除喂草料和飲水外,平時套上竹編口籠,防止牛舌舔擦術部,將縫線舔斷。一般10天左右拆線,術后三個月可以再次上鼻栓。
豁鼻修復術前準備充分,精心施行手術是確保手術成功的前提。術后加強護理,特別是防止牛舌舔術部,保持術部清潔,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