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圍產前期(產前半個月)的管理
1.設施消毒
母牛進入圍產期后,應設專門的產犢車間,主要包括母牛的活動場所、母牛的乳房保健室及產床等設施。這些設施在進牛前要進行全面的清理消毒,消毒時可用1%~2%的火堿溶液或200~300微升/升的有效氯溶液全面噴灑,包括地面及墻面。冬季在產房設保溫措施,溫度應保持在5℃以上,產房地面要平整,環境要安靜,并做到通風、干燥。
2.母牛營養配料
母牛轉入產房后,可仍按干奶后期的飼養方法進行,即以優質干草適當搭配精料進行飼養,一般精料喂量可每天3~5千克,具體喂量因牛而定。對乳房水腫明顯的牛要少加一些精料;對乳房變化不大、食欲較好、體型偏瘦的母牛可適當增加精料給量。要注意降低日糧中鈣和食鹽的含量。降低食鹽的含量可避免母牛產前催奶過急,有利于母牛產后食欲恢復;降低鈣的含量可防止奶牛產生代謝障礙,降低代謝病的發病率。產前食鹽的喂量由原來的1.5%降至0.5%以下,鈣的用量可降至原來的1/2~1/3。母牛臨產前2~3天內,注意增加一些易消化并有輕泄作用的麩皮,以防母牛發生便秘。具體方法是:在每100千克料量中加入30~50千克麩皮。有條件的牛場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陰離子鹽,以降低奶牛尿樣中pH值,從而有效地預防胎衣不下、產褥熱和酮病等代謝病的發生。
3.圍產期母牛的乳房保健
在一些大型牛場,母牛乳房的保健按摩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一方面,在乳房按摩過程中可刺激乳房發育,提高產犢后母牛的產奶量;另一方面,通過按摩,可掌握每一頭懷孕母牛的乳房發育情況,在按摩的同時對乳房及乳頭進行清洗、消毒,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環,促進乳腺發育,減少乳房炎、乳房腫脹的發生,具體做法是:讓牛上保定架,先用毛巾沾50~55℃溫水反復擦洗乳房,再用手托住熱毛巾輕柔,按摩乳房的每一個乳區2~3分鐘,每頭牛每天兩次。
4.建立值班制度
產犢高峰24小時不離人,讓即將分娩的母牛及時上產床,上產床前對每個產床進行嚴格消毒,并鋪設干燥、柔軟墊草,準備好消毒手套、工作服、產科器械及助產工具、消毒藥液等,保證母牛安全分娩。
二、產后半個月的飼養管理
1.產犢后母牛的護理
①營養結構的改變母牛分娩過程體力消耗很大,產后體質虛弱,這時主要是促進體質的恢復,分娩后可給母牛喂飲溫熱麩皮鹽鈣湯或小米粥。麩皮鹽鈣湯的做法是:溫水10~20千克,麩皮500克,碳酸鈣50克。小米粥的做法是:小米500~1000克加水15~20千克,煮成粥,加紅糖500克,涼至40~12左右飲喂母牛。母牛產后2~3天內以飼喂優質干草為主,同時補喂易消化的精料;3天后逐漸增加日糧中鈣和食鹽的含量,增加精料量,減少麩皮喂量,7天后如果食欲良好、糞便正常、乳房水腫消失,開始飼喂青貯飼料和補喂精料,要喂溫水,不易飲冷水。
②擠乳乳腺疾病是影響養牛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而這一時期又是乳腺疾病的高發期。由于產犢時母牛乳房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再加上初乳營養豐富,乳汁濃稠,此時采用正確的擠奶方法和操作規程是控制乳房疾病的最有效時期。
擠乳前的消毒。母牛進入擠奶間前,對擠奶間進行徹底消毒。母牛上擠奶架后,首先用50~55℃的溫水沾溫毛巾反復擦洗乳房,還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食鹽或硫酸鎂消腫。之后進行適當的乳房按摩,再開始擠初乳。
擠乳。母牛分娩后1小時左右,便可第一次擠初乳,產后第一天擠乳不少于4次,產后前幾天不要把乳一次擠完,第一天擠奶量的1/3,以后逐漸增加,第二天可擠1/2,第三天可擠2/3,第四、五天后開始正常擠乳。以后擠乳不少于3次,只要擠奶方法得當,營養搭配合理,擠奶前嚴格消毒,就可使乳房疾病降低到最低限度。
③母牛的產科疾病這一時期是母牛的胎衣排出期和子宮復原期,如果胎衣不能及時排出,在子宮內停留的時間過長,則會造成子宮感染,若不注意母牛的生殖衛生,則極易造成子宮內膜炎等生殖疾病的發生,造成發情困難或配不上種,甚至終生喪失生殖功能,這一時期須做好如下工作:
保證胎衣排出。如果分娩12小時后仍不見胎衣排出,視為胎衣不下,可使用藥物促使胎衣排出;如果24小時仍不見胎衣排出,可進行手術剝離,剝離時一定要嚴格消毒外陰部和術者手臂,剝離時動作要輕柔,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會損傷子宮內膜,造成以后配種困難或不育。
胎衣排出后,要根據母牛外陰部的惡露變化,對子宮進行藥物沖洗或子宮灌注抗菌藥物,必要時結合全身治療,以確保子宮正常復原。
2.犢牛的護理
①做好記錄工作犢牛檔案的記錄包括分娩時間、分娩母牛號、初生重、性別、犢牛編號等。
②及時吃上初乳犢牛出生后1~2小時,即可給犢牛喂初乳,越早越好,喂奶時的溫度37~40℃為宜,每日4次,定時定量,采用人工喂乳,不允許犢牛直接吮吸乳頭。
③精心喂養育犢室的適宜溫度為14~18℃,并保持犢牛舍通風、干燥,定期消毒,設犢牛欄,一犢一欄,定期稱重,詳細記錄每頭牛的采食量和生產發育情況,從而制定相應有效的飼養管理措施,使犢牛健康成長,全活全壯。犢牛在犢牛欄內1周左右,可進入育犢圈,合在一起喂養,此時最好公母、強弱分群飼養,以根據犢牛的生長發育特點、生物學特性及利用價值合理地調配日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