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干乳是母牛飼養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干乳方法是否得當、干乳期的長短以及干乳期的飼養管理對于胎兒的發育與母牛、胎兒的健康以及下一個泌乳期的產奶量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科學、合理、適時的干乳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現就干乳的具體方法做如下介紹。
1.干乳的目的
①母牛:經過長時間的泌乳和妊娠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體內消耗了大量營養物質,身體處于極度疲勞的狀態。如果能在干乳期間得到充分休息,加強營養,則可恢復和提高母牛體質,并為胎兒的迅速生長和獲得健壯的身體提供良好的保證。②干乳期間乳牛的乳腺組織得到很好的休息和調整,一旦開始分娩,乳腺細胞就能更加活躍,并充分泌乳。③由于干乳期間乳牛在體內蓄積大量的營養物質,為提高下一個泌乳期的產乳量打下物質基礎,并可防止分娩時的難產和產后乳熱癥的發生。
2.干乳的時間
母牛的干乳期依母牛的年齡、體況、泌乳性能而定。一般為45人~75人,平均為60天。正常情況下,某些低產母牛或體弱、老齡母牛泌乳期較短,因此這類乳牛干乳期較長,往往超過兩個月以上,而高產母牛恰恰相反,當達到干乳時間時,日產奶量仍然較高,干乳時間則可適當推遲1周~2周。試驗表明,干乳期為45天~75天對比,對下一個泌乳期的產奶量沒有差異,說明過長的干乳期是不必要的,但干乳期過短對下一個泌乳期的產奶量有明顯的影響。因此應把干乳時間控制在45天~75天為宜。
3.干乳的方法
干奶方法正確與否關系到母牛的健康。一般情況下,接近干乳期的母牛日產奶量仍可達10kg~30kg,此時不管泌乳量多少,都應采取果斷措施停止產奶,使母牛進入干乳期。生產中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干乳。
(1)逐漸干乳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高產奶牛,是在1周~2周內使母牛停止泌乳。開始停奶的時間視母牛泌乳量的多少和過去停奶的難易決定,如泌乳量大的、難停奶的母牛則應早些開始,反之則遲些。逐漸停奶的原則是,進行停奶時,首先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如適當控制飲水,加強運動,改變擠奶次數、飼喂次數及口糧成分等,以抑制泌乳活動,最后停止擠奶。
具體做法是在預定干乳前的1周~2周內;先停止對乳房的按摩,逐漸減少精料、多汁飼料和飲水量,但要增加干草的喂量,減少擠奶次數,將每天3次擠奶改為2次、1次、隔日1次,這樣就能逐漸干乳。擠奶時每次要完全擠凈,對高產牛應完全停喂精料,只喂些干草。一般當日產量降至4kg~5kg時,即停止擠乳。這種干乳方法速度緩慢,時間較長,但適合于高產奶牛或過去停奶較難,以及患過乳房炎的母牛。
(2)快速停奶法從進行干乳之日起,在4天~7天內將乳干完。此法多用于低產和中產母牛。具體方法是從干乳的第1天開始適當減少精料,停喂青綠多汁飼料,第1天擠奶兩次,兩天后擠奶1次,到5天~6天擠完最后1次奶以后即可停止擠奶。采用這種方法最好用盛有5%碘酒的小杯子浸一浸乳頭,以防感染,必要時再用盛有火棉膠的小杯子把每個乳頭先浸1次,之后每個乳頭輪流浸2次~3次,用火棉膠把乳嘴封閉,以減少感染機會。這種停奶方法,既充分利用了乳腺內壓加大、抑制分泌的生理現象來完成停奶,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母牛的泌乳潛力而不必過早開始減奶。由于這種停奶方法簡單,又不必預先停料,因此不致影響母牛的健康和胎兒發育,但此法對患有乳房炎病或正患該病的母牛不宜采用。
4.注意事項
①停奶之后應注意觀察乳房的變化和母牛的表現,如乳房出現暫時性程度不同的膨脹,只要局部沒有增溫和痛感,母牛也無不安表現,就不必再進行按摩或擠奶,可讓其自行逐漸吸收,如乳房膨脹明顯,或病菌侵入乳頭而導致感染,甚至發生乳房炎,則應抓緊對癥治療,并繼續擠奶,待炎癥消失后再行干乳。②干乳過程中,母牛的生理代謝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使其抵抗力減弱,容易患病,因此要加強衛生護理。③干乳期間進行減料的,在停乳之后3天~5天內,應逐漸增料,經過3天~5天的過度到標準飼養,但開始加料時不易過快。④個別高產母牛在泌乳末期乳腺機能仍很強化,則需輔以藥物促其停奶,方法是用炒麥芽250g,壓碎和水灌服,每日1劑,連服2劑~3劑,同時肌肉注射黃體酮,每次8mL~10mL,每日一次,連用2次~3次,效果良好。⑤快速停奶時,為防止發生乳房炎,可給每個乳頭用注射器注入干乳軟膏10mL,以促進乳汁吸收。其配方為花生油或大豆油40mL、青霉素2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磺胺粉適量,用甘油拌勻即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