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奶牛業在我國各地區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加上各地政府主管部門的宣傳引導,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養奶牛的高潮,很多農民朋友都把眼光投向了奶牛養殖上,想以此走向致富之路。然而,筆者在深入農村基層的過程中了解到,廣大農民對養牛技術還知之甚少,飼養管理中存在許多誤區,這些誤區目前和今后都將給奶牛發展及養殖戶造成重大損失,必須盡快克服。
誤區之一過高估計了奶牛養殖中增加的收入。有關專家認為:要客觀地看待農民養奶牛增加的收入,不要作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宣傳。農民養牛勞動力一般是不算錢的,還有一些折舊,特別要注意農民買牛花的錢是不是把折舊攤進去了。另外農民的飼料有些是自產的,是不是把這個加進去了,如果把這些都加上的話,養一頭奶牛1年掙五六千元的宣傳是不合實際的。但是如果是規模化飼養,管理水平比較高,牛奶產量如果能達到每頭年產六七噸,那么掙三四千元是有可能的。在宣傳方面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誤導農民。總之,不管是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還是農民自身,在當今的奶牛熱中,一定要冷靜、慎重,切不可盲目擴大奶牛的養殖規模。
誤區之二奶牛當黃牛養,營養嚴重缺乏。許多養殖戶把奶牛當黃牛養,飼養管理極其粗放。粗飼料主要是干玉米秸、樹葉、麥秸、稻草等,有啥喂啥;精料主要是"三合面兒"(豆粕、麩子、玉米面),有的連鈣粉都不加,營養嚴重缺乏。其結果是出現奶牛產后癱瘓、乳房炎、不發情、屢配不孕、難產、胎衣不下等疾患,以及產奶量下降、乳脂率降低,嚴重地影響了奶牛的正常生產性能,死淘率升高,縮短奶牛的利用年限,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以上疾病在高產奶牛中更易出現,所以,許多養殖戶怕養高產奶牛就不足為怪了。因此,飼草飼料要盡可能多樣化,做到適口性好,營養全面,以滿足奶牛生產需要。應盡量將青綠飼料制成青貯,做到以旺補淡,一年四季不缺青。奶牛雖然在瘤胃中可自身合成一些B族維生素。但要滿足其產犢產奶需要還應大量補充其它維生素,如VA、VD、VE、煙酸等,這對預防疾病也非常重要。另外,充足且平衡的鈣磷以及微量元素對奶牛至關重要。解決營養問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使用奶牛專用混合飼料。
誤區之三急于求成。一般飼養戶往往在犢牛出生后不足重,8月齡、體重僅有250千克時就急于配種,往往導致第一胎難產,陰戶破裂,繼而引發子宮內膜炎等,嚴重影響下一胎的正常繁殖。故應加強犢牛、育成牛的飼養管理,待其長到350千克時,方可進行初配。
誤區之四超期擠奶。一般情況下,奶牛的泌乳期為305天。由于受年齡、胎次、膘情及飼養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泌乳期有時可延長,也可縮短。然而一些飼養戶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往往從產后一直擠到無奶時才停止。這種超期擠奶的做法,使奶牛過度消耗體內營養,導致發情不明顯,性周期紊亂,較難受孕且影響泌乳期內擠奶。
誤區之五多加鹽多產奶。有飼養戶竟在精料中加3%~4%的食鹽,為的是讓牛多喝水進而達到多產奶的目的。殊不知這樣做極易造成奶牛食鹽中毒,百害無益。即使沒到達中毒地步也給奶牛腎臟增加負擔。再者,用這種方法使奶量略有增加后,必然是相應的乳脂率降低和比重下降,因此是得不償失的。正確的方法是:精料中食鹽比例應控制在0.7%~0.8%,為補充食鹽不足,可在奶牛運動場中設食槽,放入食鹽或舔磚,供奶牛自由舔食。
誤區之六無消毒意識,不刷拭牛體。奶牛新陳代謝旺盛,對外界環境反應敏感。當被毛被牛糞、灰塵等粘附時,易招蚊蠅叮咬,奶牛不舒服,常表現不安,以舌舔、蹭墻、蹄踢等方式解癢,造成食欲降低、產奶下降。所以應每天用刷子和梳子刷拭牛體,增加皮膚的血液循環,創造良好的、衛生的環境,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有人認為,奶牛體形大、耐粗飼、不易生病,因此,消毒防疫意識極差。其實,飼養奶牛更應該注意衛生防疫,在惡劣環境下奶牛最易患乳房炎,僅此一項即可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如果再傳染上其它疾病,損失將更大并威脅到人類健康。因此,每次擠奶前一定要對乳房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對環境、場地、用品進行經常性的、程序化的消毒,同時注意飼料、飲水衛生,控制與外界人員及用品的接觸,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誤區之七限制飲水。給奶牛定時定量供水,不管夠不夠喝完拉倒,認為這樣做一來能提高乳脂率,二來怕牛喝多了撐著。要知道奶牛反芻要分泌大量唾液,每晝夜分泌100~200升,高產牛可達250升。這樣的強制措施必然影響奶牛正常的生產性能,不能發揮其生產潛力,降低了經濟效益。
誤區之八系樁拴養。有許多人把奶牛長期拴在門口木樁上,不讓奶牛運動,致使奶牛發情不明顯、屢配難孕、難產和胎衣不下等,且奶牛體質差,抗病力弱。奶牛必須運動,尤其是懷孕奶牛,如受條件限制不能提供運動場也應由人牽引運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