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用結核菌素皮內注射檢疫奶牛結核病時,結核菌素能否準確注進皮內是檢疫成敗的關鍵。雖然一次注射失敗可以補注,但畜主怕奶牛反復受刺激產奶量下降,多不同意重復注射。對大型奶牛場的奶牛實施檢疫時,多集中在飼喂時,因養殖量大,為減少對牛群的刺激,更要趕時間,要求注射必須快速、準確。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結核菌素皮內注射的技巧。
1.注射一般用皮內注射專用針頭,以與皮膚成45°左右的角度進針。這種針頭長約6.5毫米,針尖開口長約2毫米。根據幾何學關系,針頭全部進入皮膚時,針尖約在皮內4.6毫米處,針尖開口的上端約在皮內3.2毫米處。筆者以此值為依據,對所檢奶牛的皮厚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小犢牛和青老年牛中皮膚薄于3.2毫米的分別為100%(49/49)和40.8%(463/1136),這兩部分牛將全部注射于皮下。青老年牛中皮膚厚于3.2毫米而薄于4.6毫米的為56.6%(642/1135),這部分牛則注射于皮膚和皮下組織的界面上。只有2.6%(30/1136)的牛可準確注射于皮內。但由于牛只不易保定,注射多在瞬間完成,用力較猛,實際進針可能更深些,因此注射的準確性很低。根據筆者的注射實踐,對于犢牛,以注射時拿注射器手的手背或小指輕貼于牛頸上進針為宜。對青老年牛,可依次將手抬離皮膚5毫米左右(據投影模擬注射計算,這三種情況的進針角度依次約為25°、30°和41°),但最好是根據注射前測得的皮厚毫米數靈活掌握。
2.注射時牛多驚恐不安,常把頸彎向一側。當彎向注射部位一側時,注射部位形成許多松弛的皮皺,活動性大,不易進針而造成空注,此時可用另一手稍稍拉起注射部位附近的皮膚,使其產生一定的緊張度再行注射。如頸彎向注射側的對側,雖然注射很順手,但注射部位的皮膚往往高度緊張,注進的結核菌素易被擠壓出來,此時可適當放松保定,使其稍稍松弛后再行注射。
3.進針時避免針角度過小或針尖變鈍而使針尖從皮膚上劃過造成空注。
4.如果注射正確,推動活塞時手感阻力大,且注射部位多出現小泡。反之手感阻力小,注射部位無小泡出現。但個別牛皮膚偏厚,即使注射正確也無小泡出現或小泡不明顯,而是呈略微凸起的小丘狀,要注意區別,以防重注。有時連續注射數頭牛后,注射器的活塞可自動旋松,造成注射器下端漏液,此時手感阻力甚小或無阻力,要及時調緊。另外,在注射瞬間將針尖向上輕挑一下,可使針尖處產生小空隙而防止藥液外溢。
5.對過于緊張、掙扎激烈的牛,可讓保定人員把手擋在注射側眼睛的后邊,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