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牛“蹦蟲”病,又名“蠅蛆病”,其學名為牛皮蠅幼蟲病。它是由牛皮蠅和紋皮蠅的幼蟲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組織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
蟲體特征:牛皮蠅成蟲較大,體表密生有色長絨毛,形狀似蜂,其口器退化,不能采食,也不能叮咬牛只。成蠅體長約15毫米,毛為淡黃色,其卵可附著于牛毛上;紋皮蠅體長約13毫米,胸背部有四條黑色發亮的縱紋,卵與牛皮蠅卵相似,可以附到牛毛上。牛皮蠅的卵產于牛的四肢上部、腹部、乳房和體側的被毛上;紋皮蠅卵產于后腿球節附近和前腳部。牛皮蠅的第一期幼蟲沿毛孔鉆入皮內,不經食道直接向背部移動;紋皮蠅的第二期幼蟲經食道順隔肌向背部移行。兩者均在背部發育成第三期幼蟲,后由皮孔蹦出,落在地上或廄舍內變為蛹。
癥狀:當幼蟲鉆入皮膚時,引起牛的皮膚痛癢,精神不安,患部生痂;幼蟲寄生在食道時,可引起漿膜發炎;幼蟲移行到背部皮下時,可引起皮下結締組織增生,在寄生部位發生瘤腫狀隆起,后穿孔,局部感染后形成瘺管。由于皮繩幼蟲毒素的作用,還可引起牛的貧血和肌肉稀血癥。嚴重感染時,病牛消瘦,肉質降低,犢牛生長緩慢,貧血。當雌蠅在牛群中飛行產卵時,也可引起牛群亂踢、恐懼不安,日久牛常變得消瘦。
防治:消滅牛體內幼蟲對防治牛皮蠅蛆病具有極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殺蟲藥有硫磷、蠅奇磷、皮蠅磷等。現在常用的殺蟲藥為阿維菌素針劑。另外,每逢皮蠅活動季節,用2%敵百蟲乳劑對牛進行噴灑,每隔10天1次,要有效地殺死產卵的雌蠅及幼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