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推進養殖方式轉變的政策鼓勵下,我市新建許多養牛場和養牛小區,這些養牛場和養牛小區經營的情況如何?發展肉牛規模育肥生產是否是農民增收的渠道?是我們較為關注的問題。為此,我們在臨泉縣魏二喜牛場進行了一次肉牛育肥效益試驗,現將結果介紹如下:
一、結果與分析
1、育肥牛增重 選擇15頭12月齡夏洛來與本地母牛雜交一代公牛,平均體重為315.3±24.5公斤。自2006年11月21日起進行75天的育肥試驗,每25天稱重一次,育肥結束時,試驗牛體重達410.7±29.3公斤,試驗期內平均每頭牛增重95.3±12.2公斤,平均日增重1.27公斤。
2、飼料報酬率 試驗期間每頭試驗牛喂給帶穗青貯玉米秸15.0公斤,白酒糟4.0公斤,混合精料2.5公斤(第三階段每日增加1公斤),每日分早晚兩次飼喂。試驗期內平均每頭牛消耗帶穗青貯玉米秸1125公斤,白酒糟300公斤,混合精料212.5公斤,粗、精飼料的飼料報酬率為0.057,精飼料報酬率為0.439。
3、育肥牛飼料成本 在試驗期內,按育肥牛飼料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每頭牛平均采食飼料成本為675.75元,每日采食飼料成本9.01元,每公斤增重飼料成本為7.24元。
4、育肥收入 試驗期內,每頭育肥牛增重95.3公斤,按實驗結束時牛價每公斤9.40元計算,每頭牛增重折款895.82元。試驗期內,風干牛糞0.4元/公斤,每頭牛每日產生牛糞可賣2.0元,每頭牛糞便收入150元。試驗期間育肥牛增重和牛糞收入合計1045.82元,每日可收入13.94元。
5、育肥牛支出 試驗期內,每頭牛飼料支出675.75元,每頭牛的固定資產折舊費25元、流動資金利息25元、飼養人員工資50元、肉牛購銷差價分攤28.58元,每頭育肥牛試驗期間總支出為803.58元,每日平均支出10.71元。
6、育肥牛收益 試驗期內,每頭牛收入1045.82元,扣除飼料成本及各項費用803.58元,每頭牛收益242.24元,每頭每月收益96.70元,每日收入3.23元。
二、幾點體會
1、開展肉牛育肥、增加農民收入
從本次試驗結果看,雖然本次試驗安排在秋冬季節,仍取得較好的效果,每頭牛每天可收入3元多錢,一個勞動力養10-20頭育肥牛,每月收入可觀。如果機械化程度提高,飼喂的頭數增加,收入會更多。
2、大牛增重快,育肥更合算
在75天的育肥期內,我們每隔25天對試驗牛稱重一次,從四次稱重的情況看,試驗開始階段體重大的牛增重快一些。7頭初始體重在平均數以上的育肥牛,平均日增重1.35公斤,8頭初始體重在平均數以下的牛,平均日增重1.21公斤。大牛比小牛日增重提高11.6%。
3、采取保溫措施,育肥效果更好
肉牛最適宜生長的氣溫在5℃~21℃,本次育肥牛三階段的平均氣溫分別為5.26℃(7.6℃~4.3℃)、2.5℃(4.3℃~0.9℃)、2.54℃(0.9℃~3.1℃),而肉牛的三階段日增重分別為1.36公斤、1.23公斤1.22公斤,因此在氣溫較低時,應采取一定的保濕措施,育肥效果會更好。
4、重視資源利用,增加養牛效益
過去,牛糞是養牛場的主要污染物,而現在牛糞是養牛場增收的一大資源,臨泉縣魏二喜牛場2006年牛糞收入達16萬元。因此,對養牛場的污染物、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資源化、商品化處理是一舉多得好事,養牛場(戶)應予以充分重視和利用。
5、大力發展養牛 實現規模效益
開展肉牛育肥,實現秸稈過腹還田。既可減少秸稈資源的浪費,減輕環境污染,促進菌菇業的發展,又可增加土壤肥力,促進種植業增收。發展養牛,利國利民。同時由于育肥肉牛飼草飼料加工量大,糞便污染量大,達不到一定的規模難以實現機械化,勞動強度較大,污染物得不到資源化處理。由此,建議大力發展肉牛規模育肥,實現規模效益,增加養殖戶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