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育肥牛選擇:
養殖肉牛要獲得好的經濟效益,一定要選好的肉牛品種(如夏洛來、海福特、皮埃蒙特等)與本地牛的雜交一代改良牛,年齡在2~3歲,體重在250~400公斤以內的架子牛。選牛時除了看其外貌是否具有較好的肉用品種特征外,還要用手摸摸脊背,皮膚松軟有彈性,容易拽起,像橡皮筋;再將手插入后襠,一抓一大把,皮多松軟,這樣的牛上膘快增肉多。
二、適應期的飼養:
牛選好后,從外地拉來,由于各種條件的改變,牛要經過大約一個月的適應期。首先讓牛安靜休息半天,然后飲1%的食鹽水,喂一些青干草及青鮮飼料,對大便干燥小便赤黃的牛,用牛黃清火丸調理腸胃去心火。一周以后,開始給牛每天喂3斤玉米面,草自由采食,10天左右進行體內外驅蟲,可用精制敵百蟲,也可用蟲克星注射。從第3周起按如下配方飼喂:玉米25%、麥麩15.5%、棉仁餅10%、骨粉0.3%、貝殼粉0.2%、酒精49%(干)(或玉米秸粉)、維生素A2萬國際單位/頭,鹽40克,每天每頭10~15公斤。
三、過渡育肥期飼養:
經過一個月的適應,開始向強度催肥過渡。這一階段是牛生長發育最旺盛時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每月稱重一次,按活牛體重1~1.5%逐漸增加精料,增重不明顯就轉入催肥期。粗飼料比例開始可3:1,中期2:1,后期:1:1。配方1:玉米面42%、麥麩5.5%、棉籽餅12%、酒精(干)2.8%、骨粉0.3%、貝殼粉0.2%、玉米秸粉12%、食鹽50克/頭、維生素A2萬國際單位/頭,配方2:玉米面50%、干雞糞20%、花生餅5%、玉米芯22%、生長素1%、骨粉1%、維生素A2萬單位/頭,每天早晚各喂一次,喂后2小時飲水。
四、強度催肥期飼養:
經過過渡生長期,牛的骨架基本定型,到了最后突擊催肥階段。日糧以精料為主,蛋白質含量由過渡期的14%~16%下調至10%~11%,按每百公斤體重1.5%~2%喂料,粗精比1:2,直至1:3,體重達600公斤左右出欄,配方1:玉米59%、麥麩7%、棉仁餅3.5%、酒糟(干)21%、玉米秸粉7%、維生素A2萬國際單位/頭、骨粉0.5%、食鹽1%、碳酸氫鈉0.5%;配方2:玉米面56%、棉籽餅(不去皮)10%、麥麩8%、麥秸粉24%、加生長素1%、食鹽1%、碳酸氫鈉0.5%。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