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牛焦蟲病又稱牛環形泰勒焦蟲病。是由泰勒科的環形泰勒焦蟲引起的牛的一種以高熱、貧血、出血、消瘦和體表淋巴結腫脹為特征的寄生蟲病。
癥狀:本病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
(1)輕型:病牛癥狀表現不甚明顯。一般表現為體溫呈稽留熱,不超過41℃,3~5日恢復正常。體表淋巴結輕度腫脹,眼結膜充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常有便秘現象。一般轉歸良好。
(2)重型:病牛體溫高達40.6~41.8℃,多呈稽留熱。病初期,病牛表現精神、食欲不佳,心跳、呼吸加快,2~5日后病情加重。反芻遲緩或停止,食欲消失,產奶量明顯下降,體表淋巴結明顯腫大,肩狀淋巴結常大如雞蛋,初期硬,壓之有疼感,以后逐漸變軟。初期便秘,后轉腹瀉,糞中帶有血絲,尿黃但無血尿。可視粘膜潮紅,后變蒼白,紅細胞數降至300萬~200萬。病情嚴重時,粘膜上有深紅色出血斑點,病牛迅速消瘦,弓腰縮腹,常臥地不起,最后因極度衰竭而死亡。
診斷:根據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以及結合血液涂片鏡檢可作出正確的診斷。
防治訣竅:
1.預防:
應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并經常滅蜱,常用1%~2%敵百蟲溶液滅蜱;在發病季節,用藥物預防,每隔15日用貝尼爾深部肌肉注射,用量為每千克體重3毫克。
2.治療:
對本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殺蟲的同時配合輸血及對癥治療,可降低死亡率。治療本病可用下列藥物:
(1)貝尼爾:按每千克體重3.5~7毫克比例,配成5%溶液,分點深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每日1次,連用3日。如無明顯好轉,隔2日后再連用2日;對嚴重病例可用每千克體重7毫克劑量注射。
(2)焦蟲散(STP):包括磺胺甲氧吡嗪(SMPZ),按每千克體重50~200毫克;甲氧芐氨嘧啶(TMP),按每千克體重25~200毫克;磷酸伯胺喹啉(PMQ),0.75~1.5毫克劑量,三者混合研碎,加水適量,口服,每日1次,連用2日。
(3)磺胺苯甲酸鈉:按每千克體重5~10毫克劑量,配成10%水溶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6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