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南方氣候適宜,水源充足,牧草種類繁多,農作物副產品及各類秸稈較多,為發展奶牛生產提供了豐富的飼草資源。對家庭奶牛養殖場來說,除領先自然資源和乳制加工籠頭企業作為依托外,自身場所的妥善經營,科學的飼養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不可忽視的關鍵。
影響奶牛泌乳能力的因素很多,受遺傳特性,內外環境的相互影響。優良品種的引進、科學的飼養管理,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只有兩者的有機地結合,才能高產穩產,創造良好效益。
1品種與個體
奶牛的產奶量因品種不同差異顯著,目前中國荷斯坦奶牛或稱中國黑白花是中國主要的奶牛品種,全國平均產奶量為4774kg,北京、天津、上海達到6000kg以上。同樣在同一品種內產奶量的高低,個體間極不一致,可在3000~12000kg間變動。因此對奶牛進行選種或個體選育是提高奶牛產奶量的關鍵之一。應盡量從正規乳牛繁殖場中選擇。最好選用黑白花、娟珊等體型大、生長快、適應性強、生產性能高的良種奶牛。生產上,一般選骨骼粗大,結實健壯、體型較大,輪廓趨于三角型。皮膚細而富有彈性,血管顯露,被毛短細平整而有光澤。黑白花片分明,四肢正直,結構勻稱,沒有內外弧形,腿開闊。乳房大呈方園形的乳牛。為了保證奶牛后代依然保持優良的產奶性能,多用優良種公牛的冷凍精液進行人工授精,技術條件成熟時,可進行同期發情、超數排卵、胚胎移植,快速繁殖優良高產奶牛。
2科學飼喂
2.1飼喂種類多、適口性好、質量高的日糧
奶牛是一種高產動物,每天從機體排出大量的營養物質,因此母牛的日糧應是高質量的飼料。南方家庭奶牛養殖場大多采用放牧和舍飼相結合的飼養方式,因而切不可只管放牧,不管補飼,或回舍后僅補秸桿類飼料。而應按不同的泌乳階段,補給不同的日糧營養,多按每產3kg奶補給1kg精料。或按年產3000~4000kg的母牛日糧中精飼料的比例為15~20%,4000~5000kg為25~35%,5000~6000kg為40~50%來確定。精飼料應是全價高質的。對粗飼料和秸桿要改以往直接用整捆投喂,要經青貯,氨化等秸桿技術處理,處理后的稻草、麥秸等粗蛋白含量可提高一倍多,秸桿的利用率、奶牛的采食量和產奶量均有明顯的提高,這不僅降低了飼料成本,也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為提高泌乳牛對于各種飼料的采食量,就必須縮短食糜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時間。常添加麩皮作輕瀉飼料,用量占到精料的25~40%,另外,還可飼喂根莖類飼料。
2.2飼喂方法
一是要定時定量:由于長時間所養成的條件反射作用,牛在采食以前消化腺即開始分泌,這時保持消化道的內環境,提高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極為重要。因此,一定要按時放牧、按時補料,才能適應牛消化機能的正常活動。每次補料要有一定數量,精飼料按量喂給,粗飼料自由采食。二是少給勤添,此方法可保持瘤胃內環境的恒定,使食糜均勻通過消化道,因此可以提高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另外更換飼料要逐步進行,由于瘤胃細菌區系的形成需要20~30天時間,一旦打亂,恢復很慢。因此在更換飼料種類時,必須逐漸進行。三是飼料清篩,防止異物,喂牛的精、粗飼料要用帶有磁鐵的清選器清篩,除去其中夾雜的鐵釘,鐵絲、玻璃塊等尖銳異物,以免造成網胃、心包創傷。此外還應保持飼料的清潔,切忌使用霉爛,冰凍的飼料喂牛。
2.3飼喂的次數及順序
國內放牧飼養的奶牛采取2次放牧2次擠奶方式,在系留管理條件下制定3次飼喂3擠奶的工作日程。每日飼喂3次比2次提高日糧營養物質的消化率3.6%。但卻大大地增加了勞動力的消耗。根據乳汁的分泌規律對于泌乳量在3000~4000kg的牛可以實行2次飼喂2次擠制度。在牛的補料順序上,一般是“先粗后精”“先干后濕”“先喂后飲”,也可采用先喂精料后喂粗料最后飲水的方法,飼養方式的確定必須根據具體條件而定。
2.4放置鹽槽
牛奶中含有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了防止乳牛出現“異食癖”,可在運動場中放置配有各種礦物質元素的鹽槽,或吊掛一些“鹽磚”讓牛自由采食。
2.5添加稀土添加劑
稀土元素(Earths)化學元素周期表中15種鑭系元素及化學性質相似的鈧、釔,共17種元素的總稱。稀土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具有用量少,促進生長效果明顯,飼料報酬高,抑制病菌生長,提高產奶量、乳脂率等特點。在奶牛的混合日糧中添加以鈰為主的輕稀土(R2O3≥85%),劑量在200~800PPM之間。實驗表明:混合日糧中添加600PPM,可提高產奶量8.26%,對乳脂率亦有明顯提高。
3不同季節的管理
奶牛的產奶量在遺傳上是數量性狀,是由多對微效基因控制,受環境影響較大,母牛產奶量的遺傳力較低,約為0.25~0.30,而外界環境影響較大,可占70~75%。因此奶牛產奶量的提高除了遺傳因素外,環境因素更不容忽視。
3.1夏季
夏季氣溫升高時,奶牛對能量的需要下降,對礦物質、多維和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因此為滿足夏天奶牛對營養的需求,應調整飼料配比,降低數量在飼料中的含量。一般是降低能量5%~7%,提高蛋白質5%~7%,增加維生素用量2~3倍,增加礦物質1~2倍。同時日糧組成中要多考慮增加一些青綠和適口性好的飼料。另外,還要增加食鹽的喂給量,一般每牛每天可增加20~25g。夏季天氣炎熱,奶牛飲水量相對增加,每天飲水都在100Kg左右,必須保證奶牛有足夠的飲水。通常可采用自由飲水的方式,并保持水的清潔和清涼,最好用涼井水。高溫天氣,可適當添飲生石膏水或者鹽水麩皮湯(50公斤水,加食鹽50g,麩皮1~1.5Kg,每天三次),以增加奶牛食欲,防暑降溫,有效控制產奶量下降。
3.2冬季
冬季由于青綠飼料較少,所以要相對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含量,同時要做好飼草的處理和精料的配合。克服有啥草喂啥草的傳統習慣,主張飼草青貯、氨化處理,使硬草變軟、干草變濕、粗草變細。
4分娩前后的管理
分娩期大多只注重新生犢牛的護理,忽略了母牛的管理,從而影響了奶牛的生殖機能、產奶性能。因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4.1對臨產的奶牛,應用消毒藥水清洗后臀、外陰和乳房,換上柔軟的墊草,保持環境安靜。
4.2產后0.5~1小時,要喂溫熱麩皮鹽水湯(麩皮1.5~5Kg,食鹽100~150g),以補充分娩時體內水分的損失,增加腹壓,利于胎衣的排出。
4.3分娩后要盡早讓奶牛站起,以利生殖器官的復位,為防止子宮脫出,注意查看胎衣排出情況,若經過24小時仍不脫落,按胎衣滯留處理。及時處理惡露閉塞現象。
4.4頭幾天,奶牛乳房常水腫,高產奶牛更明顯。此時絕不能將奶全部擠凈,否則會因乳房內壓的顯著下降,致使微細血管滲漏現象加劇,血鈣、血糖大量流失,加劇乳房水腫,引起產后癱瘓、死亡。一般是產后第一天只擠24Kg左右,夠犢牛哺乳量即可,第二天每次擠泌乳量的1/3,第三天每次擠泌乳量的1/2,第四天后可擠凈。
4.5產后三天每日1~2次喂飲溫熱益母草紅糖水(配比:益母草500g、加水10Kg,煎成水劑后加紅糖500g),對奶牛惡露排凈和產后子宮復原有促進作用。亦可肌注催產素20~40IU。
5規范擠奶
5.1擠奶環境安靜,動作熟練,擠奶做到穩、快、凈。
5.2擠奶時,事先要清潔牛體及乳房,及時藥浴乳房,防止乳房感染發炎。
5.3干乳時,干乳期不得低于30天。
6綜合防治疾病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供給的飼料和飲水要潔凈;牛舍要保持干燥,做到冬暖夏涼,經常刷拭牛體,保持皮膚干凈,增加血液循環。對環境定期進行消毒。每年配合防疫部門進行結核病和布氏病的檢疫,對檢查結果陽性的牛及時淘汰處理。定期注射口蹄疫滅活苗,炭疽芽胞氫氧化鋁佐劑苗,牛出血性敗血癥氫氧化鋁菌苗,預防炭疽、口蹄疫及牛出血性敗血癥等傳染病的發生。根據當地寄生蟲流行的情況,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選用噻苯唑,血蟲凈等藥物進行預防或治療。積極防治乳房炎和產科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