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 掠奪式擠奶
一般奶牛泌乳期為305天,但由于奶牛年齡、胎次、膘情及飼養水平等因素影響,有時泌乳期適當延長或縮短。目前有的奶牛戶,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從產后一直擠到沒有奶時,方停擠奶。這樣帶來的負效應是嚴重的:一是奶牛過度消耗體內營養,致使奶牛發情不明顯,性周期紊亂,較難配孕;二是奶牛體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時間內恢復,影響下胎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必須在泌奶期內擠乳。如因產后配孕時間過晚,距產犢期還長,也不能過分延長擠奶時間,應讓奶牛有充分時間彌補體內損失的營養,為奪取下胎較高產奶量奠定基礎。
2 初配個體小
一些資料表明,奶牛初配時體重應達到350―400千克,為犢牛初生重的10―11倍,不少奶牛戶在犢牛出生已足18個月齡時,體重僅有250~300千克就凍配,第一胎常發生難產,不得不進行人工助產,多引起陰戶破裂,繼發子宮內膜炎,影響了下胎正常繁殖。因此要克服急躁情緒,加強犢牛、育成牛飼養管理,使配種前達到理想體重,以適應凍配。
3 干奶期減料
奶牛經過產犢泌乳,體營養損失多,又加上懷孕,胚胎發育對營養需要,均急需在干奶期恢復彌補。可有的奶牛戶不是這樣,誤認為不擠奶應喂差些,比泌乳時精料要大幅度減少,由于這階段沒得到補償失去的營養,結果臨產前奶牛處于下等膘情,產犢時費時,犢牛體弱,母牛產奶量低。由此可見,奶牛除剛干奶后幾天精料減少外,干奶期喂料量以占母牛體重0.8%一0.9%為宜。對處于膘情差的奶牛應稍低于泌乳期喂料量,以滿足此期奶牛對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需要。待臨產前幾天可以適當減少精料喂量,以利于奶牛正常分娩。
4 很少喂青飼料
絕大部分戶養奶牛終年基本上喂麥秸,僅在7、8、9月份喂極少量青飼料,遠遠不能滿足奶牛對青飼料需要。應盡量收集菜農菜地里拔除的青草及農戶作物收前莖葉來喂奶牛,剩余的可進行曬干或青貯,做到以旺補淡,常年不缺青。
5 犢牛拴養
大多數奶牛戶,把初生牛犢與母牛分開用繩系頸部拴養,它不僅限制了犢牛活動,而且嚴重阻礙了犢牛生長發育,對犢牛危害極大。初生犢牛應放犢牛欄自由活動,由飼養員定時飼喂,便于加強母牛犢牛管理,有利于提高母牛產奶量。
6 系槽看樁
所謂系槽看樁,就是在一年中不分四季,喂奶牛時把奶牛拴槽上或牽舍外系木樁上,從不讓奶牛運動,象養黃牛的方式養奶牛。這樣使奶牛常出現發情不明顯,發情難配孕,產后胎衣排出緩慢,個別牛胎衣不下,體質差,抗病力弱等不良兆頭。改進方法,奶牛頸部帶鏈,上槽喂時將頸鏈系在槽上,讓牛自由采食、休息。白天喂后,解開槽上鏈將牛放運動場任意活動。保持充足運動,對促進奶牛新陳代謝、增加食欲、保持正常繁殖、防御疾病發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 不刷拭牛體
奶牛皮膚新陳代謝旺盛,對外界塵土反應敏感,當被毛附有干糞便、灰塵時,奶牛感到不舒服,常用舌舐,用身體擦墻、槽等方式解除身上奇癢,隨之引起體內營養的消耗、食欲的降低,嚴重影響奶牛身體健康。為了保持牛體清潔衛生,每天用刷子、梳子從頭到頸乃至全身四肢刷拭―次,以維持奶牛皮膚的正常生理機能。
8 無消毒意識
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戶養奶牛極少生病,但在粗放飼養環境里,奶牛體質差,抗病力弱,病菌易侵入牛體,致使奶牛患病。奶牛戶常缺乏這方面知識,又一味地減少開支,降低成本,牟取利益,往往使奶牛突發病死亡。要認真做好消毒工作,冬春季每周對牛舍、飼養環境消毒1次。夏秋每周消毒兩次。飼養奶牛院門前設消毒池,嚴防外來人帶菌侵入。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時做到飼料、飲水清潔衛生,嚴禁喂霉變飼料。
9 拴牛不科學
由于奶牛不扎牛鼻,不帶鼻環,奶牛戶為了牽牛方便用繩系角,有的奶牛角小,拴不住,就用繩系頸。這兩種方法都有缺點,極易勒傷牛皮膚。科學的系牛法是在牛頸部系有鏈,喂牛時將鏈系槽鏈上,以固定槽位喂養,喂后開鏈放出運動。
10 奶牛黃牛配
引起奶牛黃牛配的原因是,育成牛飼養管理差,18個月齡時體重僅275千克左右,達不到初配要求,怕用凍配難產,或因凍配受胎率低耽誤產奶,據調查奶牛黃牛配情期受胎率略比凍配高,但產的雜交母犢不能留作奶牛用,只有低價處理。幾年后原養的奶牛老了,必須更新,買―頭奶牛得添3000―3500元,一次性投資太大,奶牛戶承受不了,權衡利弊,奶牛黃牛配得不償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