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盡管奶牛的個體產奶量有所提高,但乳脂率很難提高,且有下降的趨勢。影響乳脂率高低的因素除遺傳(品種、個體)外,還與外界因素(飼料、飼養管理、生理階段、氣候等)有關。由于奶業發展過程中尚未形成統一的“按質論價”的收購標準,故一些奶牛場(戶)只注重產奶量的提高而忽視了奶質量。他們多沿襲傳統的飼喂方式,先精后粗,秸稈類自由采食,以大量精料、多汁料(如糟渣類)催奶,以圖提高產奶量而取得短期的效益。隨著現代奶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的質量尤其是乳成分中脂肪的高低受到普遍的關注,從而使得鮮奶的生產與銷售之間出現脫節,奶質量達不到購方的要求而給生產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同時,從營養角度出發,奶牛日糧中干物質采食量不足,尤其是粗纖維采食量較少,會使奶牛疾病增多,利用年限縮短,乳脂率下降及生產成本提高。提高乳脂率的途徑與方法較多,本次試驗僅以飼喂方式的改變為因子進行研究,旨在探討日糧干物質中粗纖維的采食量對于乳脂率的影響程度,從而為穩產增效提供一條途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