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的飼養階段可分為四個階段:即泌乳初期(產后70天)、泌乳中期(產后71天―140天)、泌乳后期(產后141天―305天)、干乳期(產后306天―365天)。其中產前30天(第二個干乳月)和產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飼養管理最關鍵的100天,這期間要經歷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過程及應激反應。因此,抓好產前30天至產后70天的飼養管理,是整個奶牛生產的關鍵環節,不僅影響到奶牛本胎次的產奶量,也直接關系到產后發情、配種、妊娠以及下胎的產奶量等,關鍵100天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幾方面要點。
控制圍產期疾病的發生
1、酮病 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謝障礙性疾病,可引起整體能量代謝的紊亂。
2、產后癱瘓 低血鈣是導致奶牛產后癱瘓的主要原因。
3、胎衣不下 多發生于營養不良的牛,孕牛的飼料配合應注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應,同時注意妊娠后期的適當運動。
4、產后截癱 常因胎兒過大、胎位不正等難產過程中,挫傷了坐骨神經或閉孔神經而引起,應給予高度重視。
5、皺胃移位 由于分娩的應激使血鈣濃度降低,肌張力下降而引起第四胃移位。產后癱瘓也是誘因,子宮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皺胃移位。
保證飼料及營養物質的合理配給
1、產前30天①嚴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干奶期營養水平過高而肥胖。②產前2周,對年老體弱及發病的奶牛應用搪鈣療法,肌肉注射維生素D3、孕酮等。以預防乳熱癥、胎衣不下和酮病的發生。
2、產后70天①嚴格飼養技術,保證飼料及營養物質的合理配給,保持瘤胃的正常環境和消化機能,防止前胃弛緩和乳脂率下降。②注意青貯飼料喂量,防止喂量過大而影響其他營養物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