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種急性、熱性水泡性傳染病。
病原:水泡性口炎病毒屬彈狀病毒科,有2個主型和若干亞型。本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弱,對常用消毒藥的抵抗力較弱。2%氫氧化鈉或1%甲醛能在數分鐘內殺死病毒。
流行特點:病牛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隨水泡液和唾液排出,通過健康牛損傷的皮膚粘膜和消化道而感染。因此,污染的飼料、飲水和昆蟲叮咬是本病的傳播媒介。本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見于夏季及初秋季節。
癥狀:病牛病初體溫升高達40~41℃,食欲減退,反芻減少,口腔粘膜及鼻鏡干燥,舌、唇粘膜上出現米粒大的小水泡,而后彼此融合成蠶豆大的大水泡,內含透明黃色液體。經1~2日后,水泡破潰后形成邊緣不整齊的鮮紅色爛斑。同時大量流涎,呈絲縷狀掛滿嘴邊,病牛采食困難。有的在蹄部和乳房皮膚上也發生水泡。病程1~2星期,轉歸良好,極少死亡。
診斷:根據流行特點及典型水泡病變、流涎等特征性癥狀,一般可作出診斷。
鑒別診斷:診斷本病應與口蹄疫加以鑒別。
防治訣竅:
預防:主要是消滅蚊等吸血昆蟲;加強飼養管理,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消毒牛舍、用具等,增強機體抵抗力;發生本病時,應隔離病牛和可疑病牛,封鎖疫區,并對污染的場地嚴格消毒。
治療本病的治療只能采用對癥療法。口腔粘膜的爛斑用0.1%高錳酸鉀水沖洗,然后涂抹碘甘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