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臨床癥狀:大部分牛突然發病,不吃、體溫高達39.5℃-42.5℃,流淚、畏光、眼結膜充血、眼瞼水腫,瘤胃觸診堅實、不蠕動、心音亢進、心律不齊。少數病牛還表現為流涎,呼吸急促乃至困難。個別病牛后期出現跛行、癱瘓或繼發心肌炎等。
2.防治
(1)預防:首先滅蚊蠅,用三敵粉、賽斗吶、瑞得士等消毒藥隔幾天對牛場及周圍環境徹底噴霧一次;其次,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牛群防暑降溫工作,將病牛隔離,避免陽光直射,減少應激;再次,嚴格控制無關人員出入。
(2)治療: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療手段包括解熱、強心抗感染、輸液、放血等,對于體溫低于40.5℃,沒有呼吸急促癥狀的病牛肌肉注射柴胡20-40毫升,或清熱解毒液30-50毫升、30%安乃近30-40毫升,病毒靈注射液2克或病毒唑注射液3克、青霉素鈉400-600萬單位,每日2-3次;對于體溫高于40.5℃的病牛、體溫低于45℃但有急促呼吸癥狀的病牛和病程稍長的牛,在肌肉注射上述藥物時,先放血100-200毫升,再靜脈注射下列藥物:葡萄糖鹽水1000毫升,10%的Vc50毫升,肌苷2克,慶大霉素100-120萬單位,對呼吸極度困難的牛可同時輸氧;對于騷動不安的病牛可肌注復方氯丙嗪250-500毫克;對病程長的牛,可灌服酵母粉200克,人工鹽70-100克、銀翹解毒丸20-25丸。對跛行的牛,可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500-1000毫升,10%的水楊酸鈉100-300毫升,肌肉注射維生素B11克,同時百會穴注射鹽酸土的寧30-40毫克。以上方法對治療流行熱效果顯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