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Malignantedema)惡性水腫是由腐敗梭菌為主的多種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種家畜均可經創傷感染,以局部發生炎性水腫并伴有產酸產氣為其特征,還常伴有發熱和全身性毒血癥。
[病原]本病的主要病原為梭菌屆(Clostridium)中的腐敗梭菌(Cl.septicum),其他梭菌如水腫梭菌(Cl.oedematiens)、魏氏梭菌(Cl.welchii)即產氣莢膜梭菌(Cl.perfringens)、諾維氏梭菌(Cl.novyi)、溶組織梭菌(Cl.histolyticum)等也參與致病作用。
腐敗梭菌為嚴格厭氧的革蘭氏陽性菌。菌體粗大,兩端鈍圓,無莢膜,有周鞭毛,能形成芽孢。在培養物中菌體單在或呈短鏈狀,這在診斷上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菌在適宜條件下可產生аδ、等多種外毒素。а毒素為卵磷脂酶,具有壞死、致死和溶血作用。毒素是DNA酶,具有殺白細胞作用。Y毒素和δ毒素分別為透明質酸酶、溶血素,它們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強,導致炎性滲出,并不斷向周圍組織蔓延,使組織發生壞死。
本菌廣泛分布于土壤,也存在于某些草食動物消化道中。強力消毒藥,如10%-20%漂白粉溶液、3%-5%硫酸石炭酸合劑、3%-5%氫氧化鈉等可在短時間內殺滅菌體,但芽孢抵抗力強,需延長時間。
[流行病學]本病多為散發。自然條件下,綿羊、馬較多見,牛、豬、山羊也可發生,犬、貓不能自然感染,禽類除鴿外,即使人工接種也不發病;實驗動物中的家兔、小鼠和豚鼠均易感。本病主要經創傷感染,尤其是較深的創傷,造成缺氧更易發病。如食入多量芽孢,除綿羊和豬可感染外,對其他動物一般無致病作用。
[發病機理]毒血癥是本病的發病學基礎。當病原菌經創傷侵入機體后,在缺氧條件下,其芽孢變成繁殖體進行繁殖,并迅速產生外毒素,使組織壞死,血管的完整性被破壞,通透性增強,導致局部組織發生水腫。同時,病變部位肌肉中的肌糖原和蛋白質在細菌產生的酶的作用下發生分解,形成具有酸敗氣味的有機酸和氣體,使病變部產生氣性炎性水腫。如細菌毒素和壞死組織的有毒產物被吸收進入血液后,則可引起全身性毒血癥。在病畜臨死前細菌進入血液并繁殖,從而導致敗血癥,使其他器官繼發轉移性炎性水腫。動物常于毒血癥發生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死亡。
[癥狀]潛伏期一般為12-72h。
綿羊:感染途徑不同,病羊的表現不盡相同。經外傷感染時,其局部組織發生氣性水腫,觸診有捻發音。病初表現紅、熱、腫、痛,隨后變冷、無痛,切開腫脹部位可見淡紅色酸臭帶氣泡的液體流出。如經產道感染,則表現陰唇腫脹、陰道黏膜潮紅腫脹并有難聞的污穢液體流出,腫脹往往迅速蔓延至股部、乳房及下腹部。如經消化道感染腐敗梭菌時,往往引起另一種稱之為羊快疫的疾病。
牛:經外傷感染時癥狀和綿羊相似。病牛在發病初期食欲減退,體溫升高,傷口周圍出現腫脹,并迅速蔓延。腫脹部初期表現堅實、灼熱、疼痛,后變為無熱、無痛,觸之柔軟,有輕度捻發音,切開可見皮下和肌肉結締組織內有酸臭的淡黃或紅褐色液體流出,含有少量氣泡。隨著疾病的發展,病牛全身癥狀加重,表現高熱(41-42℃)稽留,呼吸困難,結膜發紺,偶有腹瀉,多在2-3d內死亡,很少自愈。如因分娩感染,癥狀和綿羊也相似。而去勢感染時,多于術后2-5d,在陰囊、腹下發生氣性水腫,病畜呈現疝痛及全身癥狀。
[病理變化]剖檢可見腫脹部皮下及肌肉間的結締組織中有酸臭的、含有氣泡的淡黃或紅黃色液體浸潤。肌肉松軟似煮肉樣,病變嚴重者呈暗紅或暗褐色。胸、腹腔積有多量淡紅色液體。肺臟嚴重淤血、水腫。心臟擴張,心肌柔軟,呈灰紅色。肝、腎淤血、變性。脾臟質地變軟,從切面可刮下大量脾髓。如經產道感染,剖檢還可見子宮壁水腫、黏膜腫脹并覆以惡臭的糊狀物。骨盆腔和乳房上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有出血。
鏡下,肌纖維與肌內膜被水腫液分開,水腫液中蛋白質含量少,肌間組織細胞無反應,中性粒細胞很少。肌纖維變性,病變深部肌纖維常斷裂、液化。[診斷]根據臨診特點和病變特征,結合外傷的情況可對本病做出初步診斷,確診有賴于細菌分離鑒定。此外,還可用免疫熒光抗體對本病做快速診斷。本病應注意與氣腫疽相區別。
[防治]本病預防可用中國獸藥監察所研制的多聯疫苗及其粉末疫苗,也可用多價抗血清做預防注射,尤其對家畜施行大手術前做預防免疫效果良好。平時應注意防止外傷及創傷的合理治療,在進行采血、注射、去勢、斷尾和剪毛時做好無菌操作。治療應從早從速,以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相結合。全身治療在早期采用抗生素(青霉素鏈霉素及土霉素)或磺胺類藥物,效果較好。局部治療應盡早切開腫脹部,擴創清除病變組織和產物,用0.1%高錳酸鉀或3%過氧化氫液沖洗,之后撒青霉素粉末,施以開放療法。對癥治療可依據病畜情況進行補液、注射強心劑、解毒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