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產后母羊的護理
母羊在分娩過程中失水較多,新陳代謝機能下降,特別是生殖器官發生劇烈的變化,機體的抵抗力降低。若此時護理不當,不僅影響母羊的健康,使其生產性能下降,還會直接影響到羔羊的哺乳。為使母羊盡快復原,應給予適當的護理。產后注意保暖、防潮、避免賊風,預防感冒,使母羊安靜休息。產后1小時左右給母羊飲1~1.5升的溫水,切忌飲冷水,3天之內飼喂質量好、易消化的飼料,減少精料喂量,以后逐漸轉變為飼喂正常飼料。母羊一般在4~6小時排凈惡露。檢查母羊的乳房有無異常或硬塊。
二、新生羔羊的護理
羔羊產出后,體質弱,適應能力、抵抗力均較差,很容易發病。因此,搞好初生羔羊的護理,是保證其成活率的關鍵。
羔羊出生后,迅速將口、鼻、耳中的粘液摳出,讓母羊舔凈羔羊身上的粘液。如果羔羊發生窒息,可將兩后肢提起,使頭向下,輕拍胸壁人工呼吸時,將羔羊平臥,前后伸展前肢,同時用手掌輕壓兩肋和胸部。在寒冷地區或放牧地區出生的羔羊,應迅速擦干羔羊身體,用接羔袋背回接羔室放入母子欄內。產羔時加強母仔護理,寒冬預先在產羔欄里墊上棉絮、稻草或放置保溫板,防止凍死羔羊。
盡快幫助羔羊吃上初乳,特別是在產后1小時內要讓羔羊吃飽初乳。母羊產后4~7天為初乳分泌期,第1天的初乳中脂肪及蛋白質含量最高,次日急速下降。初乳中維生素含量較高,特別是維生素A;初乳中含有高于常乳的鎂、鉀、鈉等鹽類,羔羊吃后有緩瀉通便的作用;初乳中球蛋白含有較高的免疫物質,可見初乳營養價值完善,容易被羔羊吸收利用,增強其抵抗力。如果新生羔羊體弱或找不到乳頭時或母羊不認羔羊時,要設法幫助母子相認,人工輔助配奶,直到羔羊能夠自己吃上奶。對缺奶羔羊和雙羔要另找保姆羊。對有病的羔羊要盡快發現、及時治療,給予特別護理。保證1個月內的羔羊吃好常乳,同時,誘導羔羊及早采食飼料。
羔羊在10日齡以后,開始訓練采食幼嫩的青干草,15~20日齡時適量補飼含蛋白質18%~20%的精料,并加入1%食鹽和骨粉以及銅、鐵等微量元素添加劑。采取飼料多樣搭配、少喂勤添,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促進羔羊提早斷奶。30~40日齡可完全斷奶。按時對2月齡前后的羔羊用驅蟲藥物進行體內驅蟲。羔羊欄舍要干燥、清潔、通風、冬暖、夏涼,做到防寒防濕、通風保暖。羔羊應盡早放牧或多運動,增強其體質。對于母羊、出生后3天以內的羔羊、母子不認的羊,應延長在室內母子欄內的飼養時間,直到羔羊健壯時再轉群。為便于管理,母子同群的羊可在母子同一體側編上相同的臨時號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