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3年7月以后,洛陽市新安縣的城關、五頭兩個鄉鎮的小尾寒羊發生一種以高熱、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為特征的流行病。8月下旬,我們對該病進行了調查:
1流行病學調查
七月初開始陸續發病,呈地方性流行,發病范圍僅局限于兩個鄉鎮的12個自然村。經調查12個自然村存欄羊1800只,發病226只,發病率為12.5%;死亡13只,病死率為5.7%。該病以體格差的羊只發病率較高,圈舍通風條件差的發病率高,成年羊較幼羊發病率高。
2臨床癥狀
病羊體溫升高到40℃~42℃,呈稽留熱型,病初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廢絕、多臥少動、便秘或下痢;病初可視黏膜充血,繼而蒼白、輕度黃疸;尿液顏色呈淡紅色或棕紅色;耳靜脈采血,血液稀薄,血滴無粘合力。有的病羊出現興奮,無目的地狂奔,突然倒地死亡。
3病理剖檢
尸體消瘦、貧血,尸僵明顯;可視黏膜蒼白、輕度黃染,有出血斑點;體表淋巴結腫大,呈紫紅色;膽囊腫大,膽汁浸潤;脾臟腫大,被膜有出血點。腎臟有出血點,真胃黏膜腫脹有出血點。
4實驗室診斷
耳靜脈無菌采血,用蟲體濃集法制得沉淀物,再用甲醇固定。用瑞氏染色可見蟲體呈圓形、橢圓形或梨形,多沿紅細胞周邊分布單個存在。每個染蟲紅細胞內有1~4個蟲體,最多可達10個。蟲體邊緣著色深,中央呈空泡無色區,原生質和染色質難以區分。蟲體小于紅細胞半徑,長度1.0~2.5微米。姬姆薩染色可見蟲體大小排列分布與瑞氏染色一致,但多呈梨形或橢圓形。蟲體胞漿呈淡藍色,核呈暗紅色,位于蟲體邊緣。同一病例兩種染色法相比,染蟲紅細胞的含蟲數和紅細胞染蟲率,姬氏染色均高于瑞氏染色。根據上述鏡檢結果應為梨形蟲。
5治療
5.1殺蟲(1)貝尼爾或咪唑苯脲按1~2mg/kg體重分點深部肌注,間隔10小時肌注一次,連用兩次以上,以殺死體內蟲體。(2)用阿維菌素按0.1g/kg體重口服驅蜱。
5.2對癥治療強心,補液,健胃。
一般在接受治療3天后,病羊恢復健康,治愈率達95%。
6討論
6.1豫西地區蜱較為流行,為梨形蟲的流行創造了有利條件,要預防梨形蟲必須進行預防性驅蜱。
6.2小尾寒羊的抗病性較差,一旦出現應激因素,小尾寒羊的抵抗力降低,在夏季就容易患梨形蟲病。
6.3小尾寒羊的疾病敏感性較差,得病前期不易覺察,要早發現早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