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寄生蟲病是羊的3大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之一,主要寄生于羊的體表、消化道或內臟器官中,它吸收羊的血液和其他營養,造成羊只貧血、消瘦、營養不良、內臟機能受損和生產性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某些寄生蟲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并不亞于傳染病,對養羊業構成嚴重威脅。因此,為了預防絨山羊的寄生蟲病,根據本地區近幾年寄生蟲病的發生情況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定期驅蟲是絨山羊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可為絨山羊的健康生長和保持較高的生產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礎。驅蟲時機根據寄生蟲病的季節動態調查確定,通常每年對全群羊進行春、秋2次驅蟲。春季(3~4月份)防止春季寄生蟲高潮出現,秋季(9~10月份)再普遍驅蟲1次,以利于羊的抓膘和安全越冬。在寄生蟲病嚴重的地區,夏季(6~7月份)可再增加1次驅蟲,防止發生體外寄生蟲病。
1驅蟲方法
常用的驅蟲方法有3種,分體內驅蟲、體外驅蟲和體內外驅蟲。體內驅蟲法主要是通過口服或肌注藥物驅除羊體內的胃腸道蠕蟲(線蟲、絳蟲和吸蟲),體外驅蟲法主要是通過涂擦藥物及注射藥物防治體表的螨、蜱、虱等,體內外驅蟲法主要是利用肌注藥物防治體內外寄生蟲,是目前最常用的驅蟲方法。
2常用的驅蟲藥物
為了獲得最佳的驅蟲效果,在藥物的選擇和應用上應遵循廣譜、高效、低毒的原則。目前常、用的驅蟲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2.1丙硫苯脒唑(腸蟲凈、抗蠕敏)
為體內蠕蟲廣譜驅蟲藥,主要用于羊群春季驅蟲,可驅除體內線蟲、絳蟲和吸蟲。成羊10~12片/只、育成羊5~6片/只,內服。
2.2伊維菌素(伊力佳)
為廣譜體內外驅蟲藥,廣泛用于春、秋兩季的驅蟲,可驅除體內線蟲及體外虱、疥癬和癢螨等,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驅蟲藥,對孕羊比較安全,每只羊按體重0.02ml/kg皮下注射。
2.3阿維菌素(害獲滅、蟲克星、阿福丁、阿力佳)
驅蟲方法及效果基本,卜同伊維菌素,主要用于春、秋季驅蟲。其特點是廣譜抗蟲,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點,對絕大多數線蟲、外寄生蟲及其他節肢動物都有很強的驅殺效果(蟲卵無效)。每只羊按體重0.02ml/kg皮下注射,切勿肌肉和靜脈注射。
2.4碘硝酚
該藥是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的常用藥物,可有效驅除體內線蟲及體外虱、疥癬等,對孕羊比較安全。按每只羊0.05ml/kg體重,皮下注射。
2.5硝氯酚
主要用于驅除體內吸蟲(肝片吸蟲、雙腔吸蟲等),用于低濕沼澤地區的春、秋季驅除吸蟲效果明顯。大羊2片/只、小羊1片/只內服。
2.6吡喹酮
可驅除腦包蟲及多種寄生蟲,每公斤體重40~80mg,1次口服,連用3~5日。
3注意事項
在具體的驅蟲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用于驅蟲的羊只必須是健康羊只,對于病羊要治愈后再驅蟲。嚴格按照廠家的藥品說明劑量使用,不可隨意加大給藥量。
3.2春季出生的羔羊,一般在當年的9~10月份進行首次驅蟲。幼羊在秋季受到斷奶等營養應激,易受寄生蟲侵害,因此秋季要進行1次保護性驅蟲。
3.3妊娠母羊可在產前1個月、產后1個月各驅蟲1次,這樣不僅能驅除母羊體內外寄生蟲,而且有利于哺乳,并能減少寄生蟲對幼羔的感染。劑量按正常劑量的2/3給藥。
3.4驅蟲時先做小群試驗,無不良反應后方可進行大群驅蟲。
3.5驅蟲時先驅大羊,后驅小羊。
3.6準備好解母藥品。驅蟲后要密切觀察羊只是否有毒性反應,尤其是大規模驅蟲時更要特別注意。羊只出現毒性反應時,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救治。
3.7驅除羊體外寄生蟲,要在第1次驅蟲的7~10天后再重復用藥1次。以鞏固療效。
3.8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羊的體質和抗病力。保持羊圈、運動場等環境的清潔衛生。要認真進行場地清掃和消毒,以便把隨糞便排出的蟲體及蟲卵一起清除掉。放牧的羊只要留圈3~5天,將糞便集中堆積發酵。如有條件,應對糞便中的寄生蟲卵定期監測,同時要消滅中間宿主,并注意搞好飼料和飲水衛生,避免蟲卵污染飼料和飲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