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羊肉以其特有的味道和營養價值成為尋常百姓家庭餐桌上的佳肴,因此肉羊養殖前景看好。筆者在長期的養殖技術推廣中,不斷探索總結飼養管理、選種選配、哺幼育肥、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的經驗,大致概括為"管、選、配、育、防"五字,現整理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1管:即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
經濟效益較好的養羊戶,多數采用了舍飼養羊,合理配合飼草、飼料進行舍飼,這種方法可以節省牧工,加大技術力度。采用放牧補飼相結合的方法,除抓好青草期放牧外,一是大量種植苜蓿等優質牧草;二是大量貯備和青貯秸稈等;三是強化羔羊和母羊的補飼。采用靈活的放牧方式,一是分群放牧,將羊群按年齡、性別、大小分成小群,每群數量50~100只不等,育肥羊、育成羊青草期組群放牧,繁殖母羊和種公羊在當地放牧;二是根據羊的采食特點,采取分片輪回放牧的方法,即每日出牧后先讓羊在往日放牧的地方吃草,待羊吃到半飽時,再到新鮮草場放牧,等看到羊不大吃時再放開手,采用"滿天星"方式讓羊吃飽為止。這種"先生后熟,先緊后松,一日三飽"配合"兩季慢"(春秋兩季放牧要慢)、"三堅持"(堅持跟群放牧、早出晚歸、二次飲水)、"三穩"(放牧、飲水、出入要穩)以及"四防"(防跑青、防扎窩子、防害和防病)的方法有利于放牧羊群的增膘和保胎育羔。
2選:即優化羊群結構
通過存優去劣,逐年及時淘汰老羊及生產性能差的羊只,多次選擇,分類分段培育,堅持因時(時間)、因市(市場情況)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使羊群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由于各戶飼養品種不同,數量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因此選擇方法不同,選擇比例也不同,但都要注重初生、斷奶、周歲三個階段的生長發育情況和繁殖性能及后代生長速度多個環節。母羊選擇的比例為:淘汰率15%~20%,選留率35%~40%。公羊根據情況引入薩福克、多賽特、波爾山羊、小尾寒羊等優良品種,一般不自行選育。經不斷選擇,其年齡結構保持在青年羊(0.5歲~1.5歲)占15%~20%,壯年羊(1.5歲~4歲)占65%~75%,5歲半占10%~20%比例。母羊比重達到65%~70%,其中能繁母羊45%~50%。母羊比重越大,出欄率越高,經濟效益越好。
3配:即選配和配種方式
就是通過對公母羊配偶個體的合理選擇,采用科學的配種方式,實現以優配優、全配滿懷的目的。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優種公羊,又能人為控制產羔季節、配種頻率。也可采用同期發情等發情控制技術,使母羊適時集中發情,在較短時間內配種,受胎率、受配率較高,使適齡母羊全配滿懷,同時也提高了羔羊質量。
4育:即對羊只的培育措施
在母羊懷孕后期及哺乳前期,給予合理的補飼,同時搞好飲水、補鹽和棚舍衛生。補料根據各地牧草及季節、母羊狀況而異,精料組成為玉米51%、麩皮8%、餅類23%、苜蓿草粉10%、骨粉3%、食鹽2%、磷酸氫鈣3%,補量一般每日每只0.5~0.7kg,分早晚兩次補飼,并給以適量的優質飼草。臨產前細心觀察母羊狀況,晚上專人值班,隨產隨接。羔羊出生后,加強培育,保證多胎羔羊的哺乳。羔羊出生后10~14天開始補給優質飼草和配合飼料,補飼飼料及數量因地、因羊而定,大多數羔羊配合料補量為:兩周齡日補50~70g,1~2月齡100g~150g,2~3月齡200g,3~4月齡250g,4~6月齡300~500g。精料組成為玉米40%、餅類25%、苜蓿草料25%、麩皮8%、骨粉2%、食鹽適量。
5防:即預防疾病
除進行常規的疫苗注射外,在剪毛后進行藥浴,每年春秋兩季用蟲克星等進行驅蟲。同時在活動場所圈舍門口灑以草木灰等消毒,對異常或發病羊進行隔離治療,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