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由于羊肉市場行情一直看好,我市養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波爾山羊以其生長快、適應性強、產肉率高、肉質好等優良特性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青睞,各縣區紛紛從外地引進波爾山羊與本地槐山羊進行品種雜交,雜交后代羊生長速度明顯加快、覓食力強、耐粗食、抗病力強,但與當地槐山羊相比繁殖力卻出現明顯下降,嚴重制約了波爾山羊的快速擴繁,同時也影響了養羊業的經濟效益。信陽市波爾山羊良種繁育中心經過近三年的試驗與探索,通過采用加強種羊的飼養管理,適時催情、配種,加強羔羊的護理及衛生防疫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繁育技術措施,解決了波雜羊在當地飼養條件下繁育率低的難題,基本達到了母羊年產兩胎、羔羊育成率超過95%的高效繁育目標。現將筆者在生產實踐中成功的做法總結如下,以供廣大畜牧同行和養羊戶參考。
1加強種羊的飼養管理
1.1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1.1.1種公羊的飼養
種公羊的日糧要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粗飼料易消化且適口性要好。農區可充分利用紅薯藤、花生秧、豆秧等農作物秸稈及苜蓿、籽粒莧、黑麥草等人工種植的鮮牧草等粗飼料,秸稈最好揉碎,一般每天飼喂2~3kg;多汁飼料可搭配胡蘿卜、紅薯、南瓜、豆腐渣等,一般每天可飼喂0.5~1.0kg;精飼料可根據當地飼料資源靈活配制。能量飼料一般以玉米、麩皮等為主,蛋白質類飼料可充分利用當地不同種類的餅粕,但配制后的精料補充料營養要全面,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應達15%以上,每天飼喂量為0.3~0.5kg。若進行放牧,可根據放牧情況及公羊膘情酌情增減精料量。配種旺期飼料中蛋白質含量應調高1~2個百分點,適當增加動物性蛋白質的含量,每只公羊還可每天補加1~2個鮮雞蛋。
1.1.2種公羊的管理
種公羊應與母羊隔開飼養和放牧,在五條件放牧的情況下應保證種公羊每天運動時間不低于5小時。經常觀察種公羊的精神、采食、交配等情況,及時掌握種公羊的健康狀況。注意交配和采精頻率,常年應維持種公羊中上等膘情和充沛的體力,保持種公羊良好的性欲。一般成年種公羊本交可擔任30~50只母羊的配種任務,用鮮精液進行人工授精時可配100~200只母羊。成年公羊人工采精以每天2~3次為宜,鑒定公羊以每天采精1~2次為宜,采精前不宜吃得過飽。保持充足清潔的飲水,飲水供給每天不得少于2次。種公羊的體況好壞直接關系到配種能力的強弱,進而影響到母羊的情期受胎率和繁殖力。由于羊的冷凍精液情期受胎率偏低,大多數山羊養殖場目前還以本交或鮮精液的人工授精為主。
1.2種母羊的飼養管理
1.2.1空懷期飼養管理
母羊空懷期以青粗飼料為主,要加強運動,增強體質,放牧后適當補飼部分精料,保持中等以上膘情。在放牧充分的情況下,精料補充料一般為0.1~0.2kg左右。
1.2.2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母羊配種一個月后無返情現象說明可能已懷孕。懷孕母羊一般表現得貪食、溫順、走路和采食特別小心。對初步確定為懷孕的母羊應進一步觀察,直到確定懷孕為止。早期妊娠鑒定可通過尿液碘煮沸法、陰道黏液顯微鏡觀察法、血或乳孕酮測定、超聲波等方法相結合進行確定,中后期通過觸摸腹部及觀察眼虹膜血管法進行鑒別確定。要及早對母羊進行準確妊娠鑒定,母羊一旦確定懷孕后就應精心飼養,前期飼料以青粗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產前1個半月至2個月增加精料的補給量,但要防止過量而引起胎兒過大導致難產,一般補飼量以0.2~0.3kg為宜。懷孕后期放牧不應走得太遠,盡量減少各種強烈刺激,防止流產,若有流產征兆時,可試用黃體酮進行保胎,每只羊肌注黃體酮10~20mg,間隔1~2天可再重復注射。
1.2.3產后母羊的護理
母羊到預產期前一周應進入產房,產房應由專人看管,對青年羊來說,產單羔的機率較大,羔羊體重也大,因此難產的機率大,應隨時做好助產準備。母羊產后及時加喂溫糖鹽麩皮湯(水5kg,鹽50g,紅糖250g,麩皮0.5kg),使其盡快恢復體力,防止胎衣不下。產后要加強母羊的飼養管理,促進泌乳,加強對羔羊的哺育力,同時防止泌乳期身體負平衡過大而使體況難以恢復,導致產后長期不發情。這一時期的粗飼料以青干草為主,精飼料營養水平要高,粗飼料可自由采食,精料補量為0.5~0.8kg。為加快產后生殖系統的盡快恢復,縮短產后發情時間,宜于產后當天注射前列腺素類似物氯前列烯醇0.05mg,可有效防止產后持久黃體發生。
2及時催情、配種
母羊能不能及時發情并配種,直接關系到種母羊的繁殖力高低,因此,保證母羊及時配種是縮短產仔間隔、提高繁殖力的關鍵。
2.1青年羊的催情
波爾山羊在當地自然環境飼養條件下,一般在5~6個月生殖系統發育已接近成熟,但母羊很少有發情表現,7~8個月之后發情表現才比較明顯,有的母羊甚至十幾個月后才有發情表現。波雜青年母羊的發情征狀,一般不像本地槐山羊那么明顯,往往不易覺察,很容易漏配,因此,在母羊5~6月齡后,每天早晨應用公羊試情,不斷刺激青年母羊加速性機能發育。對正常生長發育到8月齡以上仍無發情征狀的青年母羊可注射藥物進行催情,具體方法為:先注射促排3號(LRH~3)2~5μg,1個星期之后再注射孕馬血清(PMSC)500~600IU,2~3天后觀察發情情況并進行配種,此法催情有效率達85%,情期受胎率可達90%以上。
2.2成年母羊的催情
當地槐山羊季節性發情不明顯,一般四季均可發情,在當地飼養條件下基本可達到2年3窩,相當一部分可達1年2窩,但波雜母羊發情季節性較明顯,一般集中在每年秋天8月中旬至9月下旬。這一時期自然發情若沒配上種,往往須等到第二年春季或秋季發情時才能再配種,因此,很有必要對這一時期沒配上的母羊采取藥物催情補救措施,否則,羊場的經濟效益將受到嚴重影響。具體方法為:對9月下旬沒配上的每只成年母羊注射前列腺素類似物氯前列烯醇0.05mg,同時注射PMSG600~800IU,2~3天后觀察發情情況并進行配種,配種同時注射促排3號(LRH~3)2~5μg,該法催情有效率達90%,情期受胎率可達90%以上,雙羔率90%以上。第二年春季產后1~2個月不發情的母羊可同樣采用該法進行催情。
2.3母羊的配種
母羊發情后要及時配種,發情鑒定要準確,若判斷不準可用公羊試情,以母羊接受試情公羊爬跨為準。母羊發情后可采用本交或鮮精人工授精,一般一個情期配種不得少于2次,每次間隔6~8小時。配種前要對精液活力進行檢查,配種后一定要做好配種記錄,推算好預產期。
3加強羔羊護理
3.1加強產后羔羊的護理
初生羔羊要過消毒關、初乳關、保溫關。羔羊出生后,要在斷臍的同時用5%~10%的碘酒進行嚴格消毒,以防臍炎而引發敗血癥。消毒后的羔羊應盡快吃上初乳,一般吃初乳時間在出生后0.5~1.0小時。出生1~5天的羔羊應吃足初乳,每天哺乳次數不得少于8~10次,同時注意母羊乳頭的衛生消毒,以防羔羊拉稀。剛出生的羔羊由于體質弱,應注意保溫,防止受涼感冒。
3.2羔羊的早期斷奶育成
羔羊出生1個星期可訓練其吃青草,半個月后可訓練其吃精料,一個月后要由吃奶向吃草過渡,70~80天后必須斷奶。一般羔羊采食代乳料60~70g左右可斷奶,這一時期要注意補給優質精料、充足的青干草和清潔衛生的飲水。斷奶后的羔羊應按大小、公母合理分群,防止以強凌弱。
4加強衛生防疫
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同時,注意加強各項衛生防疫措施。定期消毒、及時進行疫苗注射、定期體內外驅蟲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保障。
4.1定期消毒
定期對羊舍、運動場、飼槽、水槽進行消毒,糞便要集中堆放,進行生物熱發酵處理。羊舍運動場可用10%的石灰乳或生石灰消毒,飼槽、水槽可選用廣譜高效液體消毒劑噴霧消毒。
4.2及時對羊只進行防疫
重點防羊炭疽、羊腸毒血癥、羊快疫、羊猝疽、羔羊痢疾、羊痘、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傳染性疾病,可定期進行疫苗注射。定期對羊群進行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的檢測,及時淘汰陽性個體,新引進的羊只要隔離觀察,確認無病后才能并群。
4.3定期驅蟲
定期進行體內外驅蟲,防止寄生蟲病的發生。一般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體內外驅蟲1次,寄生蟲病嚴重時可每季度驅蟲1次,為加強效果,可在第1次驅蟲后1星期再驅蟲1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