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尾寒羊不是專門化的肉用品種,但它的綜合經濟效益可與專門化的肉用羊相媲美。它的體格大、早熟、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多胎高產、四季發情配種、適應性強,是當今綿山羊之最。是肉羊生產中最佳母本品種,除此之外,小尾寒羊還生產舉世聞名的裘皮、板皮、羔皮等?傊,綜合經濟效益較高。
小尾寒羊在全國推廣的面積和數量可以說是其他綿羊品種不可比的,它將對我國綿羊品種的改良、新品種的培育(肉用最為重要)、羊肉規模生產起到推動作用。近十年來,河南、山東小尾寒羊主產區向全國推廣小尾寒羊數百萬只,但引入各地后成功的很多,失敗的也不少,現把各地失敗的原因綜述一下,以引起現在及將來小尾寒羊飼養者的高度重視,一是不了解小尾寒羊原產區的生態條件,引進之初突然改變其原產區的飼養管理方式和生活習性,遭失敗。
小尾寒羊的中心產區地處黃河沖積平原,海拔50米,氣候適宜,年平均溫度13.6℃,絕對最高溫度40℃,絕對最低溫度-18℃,年降水量557.4毫米,無霜期216天。產區飼草飼料資源豐富,舍飼和半舍飼,放牧距離短。種羊場一般都是舍飼飼養。引種后,要重視小尾寒羊原產地的生態條件和該羊的生活習慣,要給以良好的飼養條件。
少數地區引進小尾寒羊時由于忽視了上述應注意的問題而遭到失敗。例如:山西晉中地區的榆社、左權、和順、昔陽、壽陽、榆次、太谷等縣(市)1985-1988年先后引入小尾寒羊5000余只,經過7年飼養,目前存欄僅剩下950只。據1988-1990年的三次調查,飼養在海拔較低(600米以下)的河川地區,且以舍飼為主的羊,生長發育較正常,但膘情較差,繁殖率均在185.15%以下,羔羊成活率僅80.37%。
二是一些地方不了解小尾寒羊的特點,過度放牧,特別是在草資源不好的草場上放牧,長時間采食不到需要的營養,導致其先疲后弱最后死亡,以這一原因失敗的為最多。
三是小尾寒羊在正常情況下生長發育速度特別快,要保證其速度在飼料中必須添加一定的精料,但一些地方認識不到這一點,認為只需要秸稈和草就可以了,導致小尾寒羊因營養不足達不到其正常的生長體重和繁殖率,最后失敗。
四是廣大地區對小尾寒羊有錯誤認識,認為綿羊肉膻,導致無人收購小尾寒羊進行屠宰,在一個地區小尾寒羊如果沒有形成區域化和規;阈堑男∫幠o曫B戶由于商品羊不易銷售或價格偏低就失敗了。
五是小尾寒羊體格大,繁殖率高,但其前胸不發達,體軀不豐滿,產肉性能與真正的肉用綿羊品種有很大的差距,只能是肉羊生產的母本,雖經育肥,仍顯瘦,精明的羊屠宰戶不喜歡收購小尾寒羊,也導致了很多飼養戶商品羊銷不出去而失敗,以上幾條原因,希望小尾寒羊飼養者或將要引種者引以為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