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國外羊肉的主要來源是肥羔肉,而我國羊肉生產主要依靠淘汰老殘羊和大齡羯羊,經濟效益較低。利用小尾寒羊繁殖率高、早期發育快的優勢,進行肥羔肉生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一、雜交改良:近年來我國先后從國外引進了無角多塞特、夏洛萊、羅姆尼、林肯羊等優良肉羊品種。以多胎高產的小尾寒羊為母本,以國外引進的優良公羊為父本生產肥羊,屠宰率高達54%明顯地提高了小尾寒羊的產肉性能。
二、及時去勢:用于育肥的羔羊應在1~3周內去勢,此時去勢利于提高肉的品質,使肉質細嫩,減少膻味;還可使羊性情溫順,便于管理,容易育肥。
三、早期斷奶:小尾寒羊傳統的斷奶時間多在3~4月齡,而國外早期斷奶一般在45~50日齡。據試驗60日齡和90日齡斷奶的羔羊,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育肥至6月齡,二者的平均體重和日增重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2月齡斷奶在實際生產上切實可行。另外2月齡斷奶育肥,還有利于母羊提前配種,使種羊由2年3胎提高到1年2胎,從而提高小尾寒羊的繁殖率、出欄率和產肉量。
四、定時驅蟲:供育肥的羔羊于斷奶后和入秋時分別驅蟲一次,防止體內寄生蟲危害,影響育肥效果。常用的驅蟲藥有:硝氯酚、硫雙二氯酚、丙硫咪唑等,每公斤體重分別用4毫克、35毫克~75毫克、2?5毫克~3毫克口服。
五、精細飼喂:變傳統粗放的飼養方式為舍飼精細育肥方式,使用粗精合理搭配、營養全面平衡的混合飼料,羔羊半年左右就可出欄,可顯著提高經濟效益。混合飼料配方為:青干草35%、玉米秸粉37%、豆餅5%、棉餅4%、玉米面14%、麩皮5%。從斷奶開始育肥到5~6月齡,羔羊體重可達36公斤,日增重平均在200克以上。此法產肉效果好、育肥周期短、周轉快,適于集約化、工廠化肥羊生產。
六、喂添加劑:“莫能菌素鈉”又名瘤胃素,其作用是控制和提高瘤胃發酵效率,提高增重速度及飼料轉化率。舍飼小尾寒羊飼喂瘤胃素,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35%左右,飼料轉化率提高26%。用法用量:按每公斤日糧添加莫能菌素鈉25~30毫克,均勻混合在飼料中。最初喂量低些,以后逐漸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添加劑種類很多,在沒經試驗的前提下,不可大面積使用。
七、適時屠宰:小尾寒羊前期生長快,后期生長變慢,若將肉用羔羊養到1歲以上再屠宰,飼養成本高,脂肪沉積多。故羔羊快速育肥出欄期應在5~6月齡時最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