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新疆細羊毛標準體系建立以后,目前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0期,累計培訓技術人員1552人次,覆蓋全疆7個地州,30多個農牧團場,通過申報“薩帕樂”商標,制定品牌標準,建立了12個優質細羊毛生產基地和30個科技示范鄉場,貫徹羊毛現代化管理技術標準,開展機械剪毛、分級整理、規格打包、客觀檢驗,累計生產“薩帕樂”牌優質羊毛2600多噸,且連續四年賣出了全國最高價,并連續兩屆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如今,吉林、甘肅兩個細毛羊省區也引入本標準體系組織生產優質羊毛。兩省先后舉辦培訓班3期,培訓各類技術人才200余人。在該標準體系的指導下,2003年兩省共生產“薩帕樂”品牌羊毛540余噸,在南京拍賣,取得平均凈毛價52.35元/公斤,最高凈毛價56.80元/公斤,平均原毛價30.87元/公斤,最高原毛價37.02元/公斤的最高價,原毛較其它羊毛相比價格高出8~10元/公斤,初步顯現出標準體系在羊毛產業化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疆細羊毛標準體系》的核心技術,實現細羊毛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向產前、產中、產后延伸,在大范圍生產中全面提升國產羊毛的商品價值,使之在羊毛現代化管理水平、凈毛率以及價格上接近澳大利亞羊毛。以新疆拜城種羊場為例,該場2002年按照《羊衣制作及使用》的要求,給全場近3萬只細毛羊穿上了“衣裳”,凈毛率達到了64.5%,比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在種羊鑒定以及人工授精、飼草料地建設標準的指導下,課題組在6個國家和省級細毛羊種羊場共培育出特、一級種公羊3041只,其中纖維細度為80支的30只,70支的1038只,66支的1546只,64支的427只,分別占1%、34%、51%和14%;推廣優秀種公羊746只;人工授精改良低產母羊約116萬只;建設草料基地10萬余畝。在機械剪毛技術規程以及羊毛分級整理、羊毛包裝標準等技術標準的指導下,“薩帕樂”品牌羊毛生產中羊毛的重剪毛有了較大幅度的減少,羊毛長度則有了很大改善,羊毛的細度長度離散值減少,同質性大幅度提高,紡織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大幅度減少了異性纖維對羊毛品質的影響,同時顯著降低毛紡廠的加工成本。而打包標準的實施則大幅度降低羊毛集中與運輸的成本,提高了農牧民的實際收入。
產業化生產是每一個產業鏈間有效結合,并完成質量傳遞的過程,是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方向,是細毛羊業提高生產效益的重要途徑。產業化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對全過程的管理水平。從細毛羊到細羊毛,要經過選種育種、品種改良、飼養管理、整理加工、上市流通、深加工等多個環節,周期長,環節多。建立涉及產業化生產關鍵點的標準并配套成為標準綜合體,將分散生產通過統一的標準生產出統一的產品,進而實現與市場的良性結合,從而形成“羊好(品種)→好羊(飼養管理)→好毛(羊毛現代化管理與包裝貯運)→價格好(拍賣或其他)→效益好→更多投入品種改良、飼養管理、整理加工→價格更好效益更高”的良性循環,生產、科研、質檢、技術與市場服務等各環節都將在這個良性循環中找到自己的價值,真正實現產業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