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羊鏈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綿羊、山羊的急性、熱性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常給養殖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其特征主要是下頜淋巴結與咽喉腫脹,各臟器出血、大葉性肺炎,膽囊腫大。
一、發病情況
2005年11月底,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某羊場飼養小尾寒羊256只,其中成羊161只,羔羊95只。先后發生泌乳母羊、羔羊等以敗血癥、下頜淋巴結腫脹、膽囊腫大、眼結膜炎、乳房炎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發病37只,死亡23只。
二、臨床癥狀
病羊發病初期體溫升高至41℃以上,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不食,反芻停止,行走不穩;結膜充血,流淚,之后流膿性分泌物,鼻腔流漿液性鼻液,后變為膿性,口流涎,并混有泡沫,呼吸急促而困難,咽喉、舌腫脹;糞便松軟,帶粘液或血液;懷孕母羊流產;有的病羊眼瞼、嘴唇、頰部、乳房腫脹,臨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最急性的病程在一天以內,急性病程一般情況下2~3天死亡。
三、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結合流行病學可進行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采取病死羊肝、腎、肺組織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呈雙球形并有莢膜的革蘭氏陽性球菌,間或有4~6個短鏈,偶見個別單球菌。周圍有莢膜,革蘭氏染色呈陽性。將病料無菌接種在血液瓊脂平板上培養24小時,可見有露滴狀細小、灰白色、有光澤、透明濕潤、粘稠的菌落,菌落周圍有明顯的β型溶血區,將培養物再涂片染色鏡檢,可見大部分長鏈的革蘭氏陽性球菌。用馬丁肉湯24小時的培養物1毫升皮下或靜脈注射于家兔,多于24~28小時死亡,可在其心血和各臟器中分離出細菌。
四、類癥鑒別
巴氏桿菌病。臨診和剖檢癥狀極相似,作細菌學檢查才能區別。
腸毒血癥。尸體腐敗較慢,皮下很少有帶血的膠樣浸潤。腎臟軟化,大腸出血嚴重。
炭疽。病程急速,夏季多發。多無唇、舌、面頰、眼瞼及乳房處的腫脹,也少見有各臟器尤其肺表面有粘稠拔絲狀纖維素的覆蓋。
綿羊快疫。病程很快,看不出特殊癥狀。死后尸體很快腐敗,臌脹嚴重,四肢開張,肛門哆開,皮下有帶血的膠樣浸潤,胸腔內積有多量的淡紅色渾濁液,消化道內產生大量氣體,第四胃與腸道有出血性炎癥。肝與心臟如煮熟樣,肝表面觸片鏡檢有長絲狀或長鏈狀桿菌。
五、防治措施
1.發病后,對病羊和可疑羊分別隔離治療,場地、器具等用10%的石灰乳或3%的來蘇兒嚴格消毒,羊糞及污物等堆積發酵,病死羊進行無害化處理。
2.每只病羊用青霉素30~60萬國際單位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或肌注10毫升10%的磺胺噻唑,每日1次,連用3天。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氯苯磺胺4~8克灌服,每日2次,連用3天。
3.高熱者每只用30%安乃近3毫升肌肉注射,病情嚴重食欲廢絕的給予強心補液,5%葡萄糖鹽水500毫升,安鈉咖5毫升,維生素c5毫升,地塞米松10毫升靜脈滴注,每天2次,連用3天。
4.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抓膘、保膘及保暖防風、防凍、防擁擠。定期消滅羊體內外寄生蟲。做好羊圈及場地、用具的消毒工作。入冬前應用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菌苗進行預防注射。羊只不分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3月齡內羔羊14~21天后再免疫注射1次。在流行地區給每只健康羊注射抗羊鏈球菌血清或青霉素等抗生素有一定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