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消化道疾病是豬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對豬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引起豬消化道疾病的因素很多,特別是飼料種類和成分與豬的消化道疾病關系密切。為了保證豬的健康和提高生產性能,人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
1、飼料原料
飼料原料特別是谷物種類與豬的消化道疾病有關。80年代中期首次報道了豬非特異性結腸炎,當時沒有發現此病與飼喂小麥日糧密切相關。后來隨著日糧中小麥用量不斷增加(超過40%-45%),非特異性結腸炎在許多國家的豬中發生越來越普遍,人們才認識到小麥日糧與非特異性結腸炎的關系。
2、飼料成分
飼料原料中含有的某些成分也與豬的消化道疾病有關。大豆中存在抗胰蛋白酶,如未經加工處理或處理不當,可引起消化障礙。谷物中的纖維特別是木聚糖和p木聚糖不能被豬所消化。飼料原料中存在的營養因子可以刺激消化道內有害菌的生長而引發消化道疾病。研究表明,飼料纖維明顯與豬非特異性結腸炎有關。雖然各年齡的豬都可能發生此病,但體重在10kg-40kg的豬發病最普遍。此病的主要特征是呈現不同程度的腹瀉,結腸內容物呈水樣,長時間可使結腸上皮損傷,患病豬生長受阻。增加日糧中可溶纖維的數量,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3、飼料加工
大量試驗表明,飼喂粉料時結腸炎發病率低,而飼喂顆粒料或重新粉碎的顆粒料結腸炎加重。同時飼喂低溫(600℃)制粒的顆粒料,結腸炎的發病率較低,而飼喂高溫(800℃)制粒的顆粒料,發病率較高。一般認為,這是因為較高的制粒溫度使大部分谷物纖維溶解,導致消化道內容物的粘性增加,進而影響消化和水分吸收。
4、添加飼用酶
當飼料中含中有粘性谷物時,添加酶制劑可以維持豬的健康,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目前,這種酶制劑正日益廣泛地用于以大麥、小麥、燕麥、黑小麥及黑麥為基礎的日糧,并證明具有防治仔豬消化道疾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豬的生產性能。在患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的豬日糧中添加木聚糖復合酶,可使日增重從518g提高到543g,糞的干物質含量從23.6%增加到24.3%。據一些國家試驗,加酶仔豬的日增重可比不加酶對照仔豬提高5%-19%,飼料增重比提高2%~15%。研究表明,在日糧中不能用添加生長促進劑或藥物替代飼用酶,因為治療量和預防量的抗生素可以影響消化道內的微生物群落,但對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沒有作用。在含有促生長水平或治療水平抗生素的飼料中添加飼用酶可以提高豬的生產性能。試驗表明,在含有20%小麥的低小麥日糧中添加飼用酶,可使仔豬日增重比對照豬增加9%,飼料轉化率提高4%。在含有50%小麥的高小麥日糧中添加飼用酶,可使仔豬日增重比對照豬增加6%,飼料轉化率提高1%。從發展看,飼用酶的應用有著廣闊的前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