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豬常見消化道寄生蟲的特點
蛔蟲:是一種大型線蟲,呈紅色或黃白色,有些像蚯蚓,主要寄生在豬的小腸,有時移行到膽囊和胃里,偶爾會發現蟲體由口和鼻孔里鉆出來。
患蛔蟲病的豬生長發育不良,嚴重感染時變為僵豬,甚至死亡,豬蛔蟲的受精卵隨豬糞便一同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約經17~20天,發育成為有感染性的蟲卵,可污染飼料或飲水。當被豬吞食后,卵殼即被小腸液消化溶解,幼蟲脫殼而出鉆入小腸壁,隨血液或直接經組織而進入肝臟,再隨血液經右心室到達肺臟,然后由經微細血管進入肺泡,再經細支氣管移行到支氣管和氣管。在氣管中與黏液一起到達咽部,隨吞咽而到達胃腸中,在小腸中發育成蟲。
豬棘頭蟲:為淡紅色或黃色的大型蟲體,外觀有些像蛔蟲,頭部較粗大,有一個能伸縮帶鉤的嘴。主要寄生于豬的小腸里。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后,如果被食糞甲蟲(金龜子、天牛及其幼蟲)吞食,就會在體內發育成侵襲性幼蟲,豬吃了這種甲蟲后就被感染。蟲體在豬體內的寄生時間為10~20個月。
姜片吸蟲:蟲體扁平,像生姜片一般,呈肉紅色。成蟲雌雄同體,主要寄生在豬小腸的黏膜上。蟲卵隨豬糞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適宜的條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鉆入扁卷螺體內寄生,發育為尾蚴。以后尾蚴離開螺體,附著在水生植物如紅菱、水浮蓮、浮萍等莖葉上,尾部脫落形成囊蚴,當豬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飼料后,囊蚴即經胃移至小腸,囊中幼蟲逸出而吸附在小腸的黏膜上。
豬桿蟲:為一種很細小的線蟲。雌蟲寄生于小腸內。蟲卵隨豬糞便排出體外后,根據外界條件的好壞,有直接發育和間接發育兩種形式。豬經口或皮膚感染后,可由肺臟到達小腸,發育為雌蟲。
豬結節蟲:為灰白色的小棍棒狀蟲體,寄生在豬的大腸里。蟲卵隨豬糞便排出體外,在適當的環境中,經2~3天孵出幼蟲,再經4~8天變為侵襲性幼蟲。豬食入含有這種幼蟲的飼料或飲水后即被感染,幼蟲到達大腸后,鉆入腸黏膜,腸壁形成結節,然后再回到腸子里發育為成蟲。
豬鞭蟲:豬鞭蟲是一種線蟲,頭部細長,尾部短粗,從外表看很像一條鞭子,所以叫鞭蟲。鞭蟲寄生在豬的盲腸里,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條件下,經20~30天變為有侵襲性的蟲卵。當飼料或飲水被蟲卵污染后,即進入豬體,在盲腸黏膜深處,約經過1個半月發育為成蟲。
豬胃蟲:是一種紅色的毛發狀的小線蟲,寄生在豬的胃內,其發育過程中也需要食糞甲蟲為中間宿生。
二、臨床癥狀:
以上這些寄生蟲在豬體內少量寄生時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時,對豬只的生長發育則有很大的影響。一般能引起豬的胃腸發炎,使豬貧血、消瘦、發育不良。大量蛔蟲寄生,能引起腸管阻塞,有時蟲體鉆入膽管,可導致黃疸,并能引起豬只死亡。棘頭蟲有時能引起腸穿孔、腹膜炎。結節蟲能使腸腔狹窄。蛔蟲和桿蟲能引起肺炎。
三、防制措施:
1、搞好豬圈和運動場的環境衛生,保持清潔干燥,經常用開水沖洗飼槽,定期用0.2%的“復合醛”溶液進行圈舍消毒。
2、豬糞和墊草采用堆肥發酵的方法處理,以殺滅寄生蟲卵和幼蟲。
3、引進種豬及后備豬轉入生產區前10天應進行驅蟲,種公豬應在每年在1、4、7、10月份各驅蟲一次,用“肯維滅”等拌料,按每公斤飼料添加500克,連用7天。
4、由于蠕蟲的感染能引起母豬泌乳下降和仔豬下痢,因此必須在母豬分娩前2~3周進行驅蟲,按500克/噸在飼料中添加“肯維滅”混飼,連用1周,避免母豬把蠕蟲、疥螨等寄生蟲傳染給仔豬。
5、斷奶仔豬轉入保育2~4周后(約50~60天齡),統一投服含有廣譜復方驅蟲劑的飼料,按500克/噸飼料混飼,連用5~7日,停藥7天,再投藥1次,連用5~7日,將第一批剛由蟲卵孵化發育的幼蟲殺滅,徹底解決疥螨問題。驅蟲前限喂一餐,使拌有藥物的飼料能全部吃完,以節省藥物和提高療效。
治療:
1、選用能同時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藥,如“肯維滅”等,按500克/噸飼料混飼,連用5~7日,停藥7天,再投藥1次,連用5~7日。
2、四氯乙烯,按每千克體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給,對驅殺棘頭蟲有一定效果。
3、驅蟲凈(四咪唑),按每千克體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給,對驅殺豬蛔蟲、棘頭蟲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千克體重20毫克的比例內服,對棘頭蟲感染有效。
4、按每千克體重0.2-0.5克的比例內服敵百蟲,對驅殺豬蛔蟲、結節蟲、鞭蟲、胃蟲、姜片吸蟲等均有很好的效果,但容易引起豬群中毒,中大豬如果使用,必須事先準備好腎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救藥以備急用;屠宰前三周內不得使用藥物進行驅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