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喘氣病是全球養豬界公認的最難凈化的豬病,控制和凈化該病是世界養豬生產所面臨的課題,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和控制豬喘氣病成為當今養豬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目前,藥物的治療和預防依然是喘氣病的主要控制措施,而土霉素堿價格便宜,使用方便,非常適合基層養殖場使用。因此筆者特設計本試驗來檢驗土霉素堿對豬喘氣病的臨床預防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試驗設計
選擇管理良好、采用全進全出方式的商品豬場。此豬場為豬喘氣病高發豬場,兩年內曾檢測到豬肺炎支原體。
2.試驗動物和環境條件
在同季節、飼養條件高度一致的條件下選擇洋洋土,保育結束時的120頭豬開展試驗,都為同品種、產仔數接近的母豬所生,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只豬的平均體重在30千克左右(大約在80日齡)。
3.其他試驗材料
土霉素堿:石家莊華曙生產,批號:041002,有效期:4年,效價:953單位/毫克。
4.動物分組與藥物添加試驗
設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圈,每圈15頭。隨機分組,飼養條件均等,試驗組飼料中階段性添加土霉素堿571800單位/千克,對照組只飼喂基礎飼料。
用藥程序為:每個月連續使用5天,第一次用藥在試驗的第5天(大約在85日齡),第二次用藥在試驗的35天(大約在115日齡),第三次用藥在試驗的65天(大約在145日齡),第三次處理后,只飼喂基礎飼料,直到屠宰。
基礎飼料是由某公司提供的商品料,不含任何促生長添加劑(包括抗生素、氧化鋅和硫酸酮以及益生素),觀察下列指標:
稱重
對進入試驗的仔豬按圈逐個稱重,并區別標記,空腹稱重。飼養108天后出欄。
采食量
記錄每圈豬的采食量,飼養至出欄時稱重,并累計飼料消耗,計算整個試驗期間的料肉比。
記分及其標準
試驗期對臨床癥狀指數、豬肺病變指數進行記錄,并統一按下列標準記分。
每天仔細觀察并記錄每組各頭豬可能出現的臨床癥狀,尤其要記錄如下重要的癥狀:咳嗽、呼吸困難、俯臥、嘔吐、食欲不振和震顫等,并對癥狀按標準打分。臨床癥狀評判標準見表1-1。
喘氣病肺部病變取樣并按標準進行評分:評分判定標準見表1-2,根據MADEC和KOBISCH(1982)評判方法對雜交試驗豬的肺病變進行評分,該方法根據7個肺葉特異性病變程度評定,分別記錄左尖葉、左心葉、左膈葉、右尖葉、右心葉、右膈葉、副葉病變百分比率,各肺葉得分相加即為肺病變得分,最大得分為28分。試驗中,副葉只觀察腹面評分,其它各肺葉檢查腹面和背面取平均分。
病豬治療情況
試驗期間若遇疾病,實行同病同方案治療處理,并對治療用藥作記錄,以便最后累計用藥費用。如有死亡,記錄死亡時間、死亡時稱重。
屠宰
在試驗結束時,大約188日齡,所有豬都送至屠宰場,對豬的肺臟病變進行計分。
5.統計分析
所獲得的數據用SPSS計算機軟件進行ANOVA分析,P值<0.05則表明差異顯著。
二、試驗結果
(一)體重變化
(注:表中a、b、c相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入試時兩組共120頭豬,對照組平均每頭體重為29.59千克,而試驗組為29.48千克。兩組數據用SPSS計算機軟件進行ANOVA分析,p=0.108>0.05,說明試驗組與對照組在分組前,生豬個體間無顯著差異,體重基本一致。經108天飼養后,對照組出欄時的平均體重為105.19千克,體重增加了75.6千克,試驗組出欄時的平均體重為107.19千克,體重增加了77.71千克,兩組增重用SPSS計算機軟件進行ANOVA分析,p=0.02<0.05兩組增重差異顯著,表明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堿的試驗組健康狀況良好,生長速度較快。
(二)試驗組與對照組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
結果見表1-4:在試驗期間,120頭豬經108天飼養后,其料肉比試驗組為2.97:1,對照組為3.10:1,試驗組料肉比低于對照組,用SPSS計算機軟件進行.
ANOVA分析,結果p=0.102>0.05,未達到顯著性差異,但從飼料消耗的比較,試驗組60頭比對照組少消耗93.1千克的飼料,考慮增重結果,試驗組增重大于對照組,這表明土霉素藥物添加組可以改善飼料轉化率。
加上一頭死亡豬的重量
(注:表中a、b相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
(三)臨床發病情況
在108天的飼養過程中,兩組均有發病,表現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有的病豬氣喘、咳嗽,呼吸道癥狀嚴重,大多數豬發病后通過注射復方恩諾沙星+磺胺間甲氧嘧啶注射液或在飼料中添加支原凈、泰妙菌素和多維素等4~5天后恢復,但按臨床癥狀評判標準進行打分,從整個發病情況來看,兩組均有較高的發病率,試驗組為57%,對照組為65%,但試驗組臨床癥狀分值同對照組比較,經統計分析后,差異顯著(p<0.05),并且在治療過程中實驗組的病程比對照組要短,表明實驗組的健康狀況要好于對照組,說明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堿,對防治豬喘氣病具有較好的作用。
(注:表中a、b,相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
(四)剖檢和病原體檢測
對病死豬進行剖檢,發現肺的心葉、尖葉、中間葉和膈葉前下緣出現淡紅色肺尖實變區,界限分明。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腫大,其他臟器無病變。采集死亡豬的肺臟、血清送至一大學實驗室進行豬氣喘病微量間接血凝試驗。結果表明,該批豬可能感染了肺炎支原體。
(五)肺臟病變指數
試驗結束時,大約188日齡,試驗豬都送至屠宰場屠宰,對試驗豬逐一稱重,同時對左尖葉、左心葉、左膈葉、右尖葉、右心葉、右膈葉、副葉病變百分比率,按標準進行計分。因為肺臟的病變計分可以影響豬的生長速度,病變越輕,生長速度越快,每頭豬的肺病變分數詳見表1-6,兩組數據通過spss計算機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試驗組(添加土霉素堿組)的豬肺病變計分均值為8.13±6.23,對照組(只飼喂基礎飼料組)肺臟病變計分均值為10.35±6.37,試驗組的肺病變計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生長速度較快,見表1-6。(注:表中a、b,相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
(六)效益分析
本試驗是從以下幾個要素即增重效益、飼料成本差異、藥品消耗的差異、試驗組與對照組的費用、死亡豬成本等進行經濟效益評估的,計算增重效益時,生豬按10元/千克計算,飼料成本按2.8元/千克計算,藥品價格按當時買價計算,為各組藥品費用的總和,死亡一頭豬算損失100元。其結果為試驗組的毛利潤比對照組高10.73元/頭(表1-7),表明在飼料添加土霉素堿的經濟效益明顯高于對照組。
三、小結
1.土霉素作為傳統的抗生素,以其療效確切、價格便宜,而受到養殖戶的青睞,具有良好的防治疾病和促生長作用,在本試驗中,添加土霉素堿的試驗組的豬健康狀況好于對照組,并且試驗組豬比對照組每頭仔豬平均增加體重1.57千克,差異達到顯著(p<0.05),達到了防治疾病促進生長的作用。
2.在生產實踐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也會出現瓶頸問題,通常易導致病原體產生耐藥性,有證據表明在每噸飼料中加入200克林可霉素,投藥3周后,降低了豬喘氣病的發病率和發病程度,并改善了生產性能(VanBurn,1983),然而,Ross發現在每噸飼料中加入500克林可霉素連續用藥,既不能阻止有豬喘氣病癥狀的豬病原體傳播給敏感豬,也不能減輕早期患病豬肺炎的嚴重性,這也說明一種藥物并非是使用劑量越大療效越好。
很多資料已表明,細菌對土霉素堿能產生耐藥性,用于預防時要有度,不可濫用,對同一豬群要輪換用藥。
因此在本試驗中土霉素堿用于預防時,只是階段性添加,每次連續使用5天,最后一次給藥后直到屠宰只飼喂基礎飼料。
3.在本試驗中添加土霉素堿的試驗組在整個試驗期間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料肉比同對照組比較差異雖未達到顯著,但考慮增重,表明土霉素藥物添加組可以改善飼料轉化率,提高生長速度。從最后豬屠宰時對所有豬肺的觀察,試驗組肺部損傷的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而這些肺部病變主要部位質地和外觀如胰腺或為淡紅色半透明狀,象鮮嫩的肌肉樣,病變部界限分顯,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腫大,其他臟器無病變,這都是豬喘氣病的特征性病變,并且整個試驗期間豬的體溫一直比較正常,說明土霉素堿對豬喘氣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本試驗進行了108天,綜合考慮了增重、耗料、藥耗、試驗組與對照組投入的成本等因素,在仔豬上已取得了每頭增加10.73元的經濟效益,規模化后則較為可觀。
四、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飼料中添加571800單位/千克的土霉素堿,對仔豬喘氣病有較好的控制,其使增重上升,料肉比下降,經濟效益明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