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對于養豬業來說,最讓人頭疼的事情莫過于傳染病的流行迅速。舉個例子,有可能一場流行病剛剛還在亞洲流行,但不久就會在歐洲爆發,或者在其它洲出現。然而養豬人及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在全世界范圍內,養豬業是朝陽產業,會越做越大的。
養豬業的效益取決于養豬的經濟規模,然而養豬業的規模越大,豬發生傳染病的風險也越大,因此必須找出一個最佳規模,從而使養豬的經濟效益最佳,但發生傳染病的機率降低。養豬的經濟效益再好,養一頭豬所產生的效益總是很低的,整個豬群的經濟效益取決于規模大小。
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其主要的傳染源是:空氣、水、人類、寄生蟲、鳥類、糞肥,車輛、飼料,當然,還包括豬群本身。
在30年前的英國,一個100頭母豬的豬場可以算作較大的豬場了。這樣的豬場在進場時也并不認為需要換靴子,就算是對一個典型豬場來說也是這樣的。
當時的詞典中沒有生物安全這一概念。大多數養豬場也沒有要求對運送飼料的車輛進行消毒,也沒有規定的運送路線,運輸車輛還可以在各豬場之間往返運輸,如果豬場人員和拉豬的司機很熟的話,司機還會幫助豬場裝豬。對豬生物安全的不重視,導致傳染病病猖獗。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英國約克郡東部的豬水皰病十分猖獗。很多運輸車輛來回運豬,并且使用同一個很大的進料器。根本沒有注意到貨車或者司機可能成為傳染病傳播的途徑。
正確的計劃是建造合理的圍墻,做好隔離措施,建立特定的運輸通道,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豬場建筑進行合理布局,用籬笆和墻將各個區隔開,這樣運送飼料的車輛就沒有必要直接進入豬舍區域。
在美國和加拿大見到養豬業的多點式生產,這樣做的好處是疾病擴散被限定在特定日齡段以及特定重量的豬,這樣疾病擴散的范圍就比較窄。
大多數豬場通過空氣傳播疾病。因此,英國養豬人通過降低豬舍密度來降低通過空氣感染疾病的機率。
在英國一座比較先進的養豬場被四座養豬場所包圍。育種公司往往愿意將分公司建在養豬場集中的地方,但每座豬場的周邊半徑必須有3英里(即4.8km)的間距。
約翰霍普金斯學校公眾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報道,在豬舍里使用一種特殊油狀制劑可以抑制細菌數量,使細菌數量減少10%。
通過水源也可以傳播疾病。在不同批次的豬之間,養豬人對墻壁和天花板進行沖洗和消毒,但卻忽略對水槽、管子及飲水器的消毒。
因此應該給水槽加蓋,防止因蟲子落入而污染水源――發現蟲子落入未加蓋的水槽中是很常見的事情――這不是很理想的情況。
撒出的飼料往往被掃到一起,特別是在冷天,蟲子容易在撒出的飼料中生存,因為飼料是比較溫暖的生存環境。
鳥類傳播疾病是非常熱門的問題,人們對其關注程度和對禽流感的關注程度相當。
溫帶或熱帶大多數國家的豬舍是開放式結構,鳥類可以飛入,帶菌的鳥糞落入圈舍中是感染的潛在原因。本文中給出的辦法是用電網或者網狀結構進行預防。
人類活動也是豬傳染病的一大原因。通常每棟豬舍由一個飼養員管理,若一個飼養員管理多個豬舍,在進入另一棟豬舍前必須換鞋子。多少天沒進入豬舍的話,進入豬舍前最好先進行淋浴。
要進入丹麥的豬場,在進場前必須在該國呆上48小時以上才允許進入該國的豬場。
這看來有些強迫的性質,但您聽聽夏威夷豬場的情況,您就可以理解了。若要進入夏威夷的豬場,就必須做好周詳的計劃,必須遠離豬舍14天以上。
糞肥中包含傳染性物質。由于認真打掃、嚴格消毒非常重要,因此在養豬的不同批次之間有必要對墻角、地板、天花板、坑窖及設備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理想情況是對坑窖采取嚴格的清潔消毒處理,但是對舊豬舍來說,很難做到這一點。
稻草上常粘有固體糞肥。如果必須買稻草做墊草,必須確保稻草上不粘有豬糞。
運送稻草的車輛進入豬場必須經過場門口的消毒池,當然,消毒劑必須非常有效,而且對司機和同伴也必須進行消毒。
四輪馬車或貨車可用來運送需要更換的小母豬。很多養豬人試著減少更換母豬的數量。
每一次更換母豬都可能會導致感染,如果母豬必須更換,那么在整群前必須對新加入的豬群先進行隔離再混群。
由于每年要更換35%-40%的母豬,因此更換母豬成了最大的風險。另一方面,是說通過人工授精也可能傳染疾病。
有一些大的養豬場甚至有他們自己的人工授精群,有他們自己的公豬核心群,這些豬場可以自己采集精液,這樣可以控制整個養豬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每年需要更換的公豬數比較少。
傳染病和傳染病的控制是非常復雜的事情。所有過程和記錄協議都需要花時間和金錢來貫徹執行和保持,但必須有效使用時間和金錢,否則疾病可能使養豬的效益迅速削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