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仔豬水腫病又叫腸毒血癥,是斷奶仔豬的常發病之一。由于發病突然,救治困難,死亡率極高,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尋求治療仔豬水腫病的特效藥物,筆者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由甘肅省引進治療仔豬水腫病的藥物六茜素,治療仔豬水腫病104例,治愈95例,治愈率為92%,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1仔豬水腫病病因及流行特點
1.1病因:仔豬水腫病是由大腸桿菌及其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產生的毒素所致。早期斷奶、飼料單一、配比不當或飼料突然更換、飼養方法及環境改變、氣候劇變及防疫注射、去勢等諸多外部因素均可誘發該病。
1.2流行特點:該病多發生在斷奶后半個月以內的仔豬,4個月齡以內的育成豬也時有發生,哺乳期內的仔豬很少發病。生長快、體質健壯的仔豬發病率較高,達15%~30%,死亡率90%左右。該病呈地方性流行,一般春、秋季節發病較多。傳染源主要為帶菌的母豬和感染的仔豬。病菌由糞便中排出,污染飼料、水和環境,通過消化道而感染。其它動物和物品也能成為傳播媒介。
1.3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該病常突然發生,救治困難。一般患豬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停食;體溫無明顯變化,部分豬有嘔吐現象,發病前一二天有輕度腹瀉;肌肉顫抖,不時抽搐,頭向后仰或扭轉,盲目行走或轉圈,叫聲嘶啞,死前四肢做游泳狀劃動,最后因間歇性痙攣和呼吸極度困難而死亡。水腫是該病的特殊癥狀,常見于眼部、眼瞼、結膜、齒齦,有時波及頸部和腹部的皮下。有些病豬沒有水腫變化。病程短的僅數小時,一般1~2天,個別病程稍長。剖檢時可見心包、胸腔、腹腔內有大量的積液與腹水,腸管無氣,胃壁及胃黏膜呈彌漫性出血并高度水腫,結腸系膜也水腫。
2治療
六茜素系中草藥六茜草的有效成分,為白色片狀結晶。該藥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無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主要作用是殺菌、消炎,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丹毒桿菌等20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有較強的抑殺作用。該藥對奶牛乳腺炎和仔豬水腫病有特效,治愈率分別達到95.8%和93.6%。對畜禽的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統的炎癥和感染,仔豬黃、白痢,腹瀉等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過程及效果。一次注射劑量為25mg/kg體重,用適量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3次/日,1~2天為一個療程,對重癥患豬延長治療時間。共治療104頭,治愈95頭,治愈率為92%。
3幾點體會
①早發現早治療:發現病豬要及早治療并做好隔離、圈舍消毒等工作,切斷傳染源。
②注射部位要準確,注射深度要適宜,防止注射過淺藥液外溢,影響療效和增加治療費用。
③搞好預防,減少發病:母豬產前1周肌肉注射六茜素10mg/kg體重,1次/日,連注3天,或以0.1%的含量拌飼料飼喂3天。也可在仔豬出生后10天左右肌肉注射六茜素10mg/kg體重,1次/日,連注2~3天,可降低水腫病及黃、白痢的發病率。
④六茜素療效確切,是治療仔豬水腫病的首選藥物,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