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由病毒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的傳染病。本病只發生于豬,尤以初胎母豬發病率高,這是由于本病發生一次后,可產生堅強免疫力,以后不再發生。當然從未患過本病的經產母豬也可發生本病。
【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體為細小病毒科的豬細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該病毒的粒子呈圓形或六角形,為20面體對稱,無囊膜,直徑為18~24納米,基因為單股DNA(圖1-13-1)。病毒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豚鼠、恒河猴、小白鼠、貓、雞和人O型血的紅細胞,其中以豚鼠紅細胞的血凝性最好;在培養細胞的細胞核中可產生核內包涵體。據報道,PPV毒株有強弱之分,強毒株(例如NADL-8毒株)感染母豬后可導致病毒血癥,并通過胎盤垂直感染,引起胎兒死亡;弱毒株(例如NADL-2毒株)感染懷孕母豬后不能經胎盤感染胎兒,而被用作弱毒疫苗株。
本病毒對熱、消毒藥和酸堿的抵抗力均很強,56℃48小時,80℃5分鐘才失去感染力和血凝性;對乙醚、氯仿不敏感,PH適應范圍很廣。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也很大,能在被污染的豬舍內生存數月之久,容易造成長期連續傳播。當被污染的圈舍按照消毒方法處理后,再放入易感染豬時,仍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流行特點】
豬是唯一已知的易感動物,不同年齡、性別的家豬和野豬均可感染。據報道,在一些家禽和試驗動物(例如牛、綿羊、貓、豚鼠、小白鼠和大白鼠等)血清中也存在有抗體病毒的特異性抗體;來自病豬場的鼠類,其抗體的陽性率也比陰性豬場的鼠類為高。
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的傳染源。急性感染豬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較多的病毒;感染母豬所產的死胎、活胎、仔豬及子宮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子宮內感染的仔豬至少可帶毒9周;有些具有免疫耐性的仔豬可終生帶毒;被感染的公豬,其精細胞、精索、附睪和副性腺均含有病毒,在其配種時很易傳給易感母豬,常引起本病的擴大傳播。
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消化道、交配感染、人工授精感染和出生前經胎盤感染;呼吸道也可傳播。本病常見于初生母豬,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性或散發性。豬場發生本病后,可能連續幾年不斷地出現母豬繁殖失敗。母豬懷孕早期感染時,其胚胎、胎豬死亡率可高達80%~100%。豬感染細小病毒1~6天后,即可發生病毒血癥;1~2周后隨糞便排除病毒,污染環境;7~9天后可測出血凝抑制抗體,21天內抗體效價可高達1:15000,且能持續數年。多數初產母豬受感染后可獲得堅強的免疫力,甚至可持續終生。
【臨床癥狀】
懷孕母豬感染本病毒后,無任何臨床癥狀而突然流產。妊娠早期感染本病毒,胚胎死亡率達80~100%,由于胚胎很小,死亡后溶化,被母體吸收;使母體不孕和不規則地反復發情;有時胚胎死亡而被排出,由于體積很小而不被發現。懷孕30~50天感染時,最初可產出雛形豬胎,后期主要產木乃伊胎;懷孕50~60天感染時多產出死胎;懷孕70天感染時,則常出現流產癥狀;在懷孕中、后期感染時,也可發生輕度胎盤感染,但此時胎兒常能在子宮內存活,產出木乃伊化程度不同地胎兒和虛弱的活胎兒,在1窩仔豬中有木乃伊胎兒存在時,可使懷孕期或胎兒娩出間隔時間延長,這樣就造成外表正常的同窩仔豬的死胎;懷孕70天后感染時,則大多數胎兒能存活下來,并且外觀正常,但可長期帶毒排毒,若將這些豬作為繁殖用種豬,則可使本病在豬群中長期扎根,難以清除。
此外,本病還可引起母豬的產仔瘦小和弱胎;母豬不正常的發情和久配不育等癥狀。細小病毒感染對公豬的性欲和授精率沒有明顯影響。
【病理特征】
懷孕母豬感染后未見病變或僅見輕度的子宮內膜炎,有的胎盤有部分鈣化。胚胎的病變是死后液化、組織軟化而被吸收;有時早期死亡的胚胎并不排出,而是存在于子宮內,隨著水分的吸收而變成褐色木乃伊。剖檢見,子宮體積稍大,內含許多黑褐色腫塊;切開子宮,見黑褐色的塊狀物實為木乃伊化的死胎.含有木乃伊胎的子宮粘膜常輕度充血,并發生卡他行炎癥變化.受感染而死亡的胎兒可見充血、水腫、出血、體腔積液、脫水(木乃伊化)等病變。
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組織學變化是病豬和死胎的多種組織和器官的廣泛性細胞壞死、炎性細胞浸潤和核內包涵體的形成。大腦的灰質、白質和軟腦膜有以增生的血管外膜細胞、組織細胞和少數漿液細胞形成的管套為特征的腦膜炎,但腦質細胞的增生和神經細胞的變性化則較輕。
【診斷要點】
根據病豬的臨床癥狀,即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胎、胎兒發育異常等情況。而母豬本身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等,結合流行情況和病理剖檢變化,即可做出初步診斷。若要確診還須進一步作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時,對于流產、死產或木乃伊胎兒的檢驗,可根據胎兒的不同胎齡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對70日齡以下的感染胎兒,則可采取體長小于16厘米的木乃伊胎數個或木乃伊胎的肺臟送檢。方法是將組織磨碎、離心后,取其上清液與豚鼠的紅細胞進行血球凝集反應,此法簡便易行而且有效。大于70日齡的木乃伊胎兒、死產仔豬和初生仔豬,應采取心血或體腔積液,測定其中抗體的血凝抑制滴度。此外也可用熒光抗體技術檢測豬細小病毒抗原。有條件時,還可用感染胎兒的組織直接進行細胞培養,于1~21天內分離病毒。
血凝抑制試驗是一種操作簡單、檢出率較高的診斷方法。感染豬群中,超過12個月齡的豬幾乎均有自動免疫力,其血凝抑制滴度在1:256以上,并可持續多年。而由母體獲得被動免疫力的仔豬,平均在21周齡時抗體滴度即消失。至于懷孕70日齡以后子宮內感染的胎兒,其抗體滴度在生后10~12周齡時仍保持在1:256的較高水平、因此,當抽檢1歲以上豬或生后10~12周齡仔豬的抗體滴度時,便可獲得可靠的診斷依據。
【鑒別診斷】
本病注意應與豬偽狂犬、豬流行性乙型腦炎和豬布魯氏菌病德國那相區別。
1、豬偽狂犬病
仔豬感染多出現明顯的神經癥狀;懷孕母豬于受胎后60天以上感染時,常出現流產、死產等現象,但流產、死產的胎兒大小相差不顯著,無畸形胎,死產胎兒有不同程度的軟化現象。母豬于妊娠的末期感染時,可產出弱仔,但往往因其活力差,于產后不久即出現典型的神經癥狀而死亡。剖檢見,流產胎兒大多新鮮,腦及臀部皮膚有出血點,胸腔、腹腔及心囊腔有多量棕褐色滯留液,腎及心肌出血,肝、脾有灰白色壞死點。
2、豬流行性乙型腦炎
病豬常有體溫升高,運動異常等神經癥狀。懷孕母豬發生流產或早產或延時分娩,胎兒是死胎或木乃伊胎。同一胎仔豬的大小和病變有顯著差別,并常混合存在。母豬流產后,不影響下一次配種。公豬常發生睪丸腫脹,多呈一側性,腫脹程度不一,局部發熱,有疼感,數日開始消退,多數縮小變硬,喪失配種能力。
【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特效藥,只能對癥治療。流產后若發生產道感染,可肌內注射青霉素160萬~240萬、鏈霉素100萬,每天兩次,連用3天。
【預防措施】
控制本病的基本方法有3種:一是防止帶毒母豬進入豬場;二是待初產母豬獲得自動免疫后在配種;三是清除病豬,凈化豬群。
1、防病入場
為了控制帶毒豬進入豬場,應自無病豬場引進種豬。若從本病陽性豬場引進種豬時,應隔離14天,進行兩次血凝抑制試驗,當血凝抑制滴度在1:256以下或呈陰性時,才可以引進。
2、主動免疫
后備母豬在配種前30天,肌肉注射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2ml,7天后再注射2ml,15天后方可配種。
3、凈化豬群
豬場一旦發生本病,應立即將發病的母豬或仔豬隔離或徹底淘汰;所有與病豬接觸的環境、用具應嚴格消毒;應運用血清血方法對全群豬進行檢查,檢出的陽性豬要堅決淘汰,以防疫情進一步擴展;與此同時,對豬群進行緊急疫苗接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