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由病毒引起的30多種動物共患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豬是易感動物之一,人對本病一般不感染。
【病原】
為皰疹病毒中的偽狂犬病毒。該病毒對熱、甲醛、酸堿、紫外線較敏感,對石炭酸不敏感。
【流行】
一年四季可發生,但以寒冷季節和產仔季節多見。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飛沫感染)以及創傷、交配和胎盤感染。鼠可傳播本病,凡鼠多的豬場,存在著潛在性威脅。
【癥狀】
其癥狀隨年齡不同,差異很大。
(l)乳豬:多呈全窩性發病,癥狀重急,死亡率高。開始精神沉郁,不吃,體溫升高至41℃以上,出現嘔吐,個別咳嗽、流鼻涕、發鼾聲,到第二天出現明顯神經癥狀:興奮不安、前沖、后退、雙前肢呈八字形張開、頭頸向一側彎轉并上抬,有如“觀星狀”;全身顫抖,有的呼吸急促,空口咀嚼,口鼻流涎液,叫聲嘶啞,四肢無力倒地,瞳孔擴大,側臥時四肢泳動,最后昏迷死亡。
病程短的20多小時死亡,大多2~3天死亡。死亡率是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15日齡以內死亡率可達95%左右,16~30日齡約50%~70%。
(2)育肥豬:癥狀較輕,類似流感癥狀:體溫升高致41℃~42℃,稽留數天后恢復正常,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液;有的嘔吐腹瀉。如不出現神經癥狀,又無繼發感染,多在2周左右康復,但康復后多生長不良;如出現神經癥狀,則多以死亡為轉歸。
(3)50kg以上的育肥豬和后備豬,多呈隱性感染,少數可出現類似流感癥狀,但較輕微,易耐過康復。
(4)懷孕母豬,大多在懷孕50~60天流產,有的則超預產期產下死胎和弱仔,弱仔多在出生7天內死亡,尤以出生l~3天內為多。
(5)哺乳母豬,泌乳停止,20日齡以內仔豬的死亡率高達80%~95%,21~30日齡的約50%左右死亡,未死的生長發育緩慢。
【診斷】
首次發生本病,可根據流行和癥狀作出初步診斷。但再次發生本病,因其流行病學和癥狀都具有多樣性和非典型性,易誤診。可采用兔體接種實驗:即用病死乳豬的腦、扁桃體或流產的胎兒作病料,制成10倍組織懸液,接種兔大腿外側皮下。該兔若接種處出現奇癢,兔自咬接種處,咬得皮破肉綻可直至見骨,即為本病(設對照組)。
【預防】
(1)母豬在配種前7天,肌內注射豬偽狂犬病四基因缺失苗2頭份;到距預產期還有20天左右時,再注苗2頭份。
(2)乳豬出生未吃初奶之前,肌內注射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0.5ml,注射后1小時再吃奶。
(3)乳豬斷臍、斷尾必須嚴格消毒。
(4)積極滅鼠,盡量防止鼠類對本病的傳播。
(5)保持欄舍的清潔衛生,定期用2%燒堿液噴灑消毒。
(6)一旦臨近地區發生本病,而本場的豬又未注射豬偽狂犬病疫苗,應立即組織人力對全場豬群進行本疫苗的預防注射,并封鎖豬場,嚴防傳入。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藥。可用廣譜抗生素預防并發和繼發細菌性感染,亦可用一些對病毒有抑殺作用的中草藥。
本病病程不長,約4周左右即變緩和而停止發生新病例。大肥豬和老母豬的病程更短,約9天即可康復。有人利用這一“時間差”,將已完全康復的大肥豬進行采血,在無菌條件下分離血清(內含豐富抗本病的抗體),對尚在發病的仔豬進行治療,每頭肌內注射或腹腔注射2ml,獲得良好療效,據報道治愈率可達90%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