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該螺旋體對熱、酸、氯、肥皂以及一般消毒劑均敏感。鉤端螺旋體血清群已知的有16個、130多個血清型,豬多為波摩那型和出血性黃疽型。
出血性黃疸型感染豬后,以結膜、皮膚等發生黃疸為特征,病初厭食,精神不振,少食到不食,經l~2天,結膜發黃,隨后皮膚也發黃,并出現紅尿(血紅蛋白尿),經3~5天,逐漸衰竭、驚厥而死亡,該型傳染病致死率相當高。
波摩那型鉤體感染豬后,只少數出現體溫升高到41℃左右,厭食和腹瀉,一般持續l~3天癥狀消失。但有的仔豬可出現血紅蛋白尿,體況漸差,不治療可引起死亡。母豬在懷孕后期感染本病,到懷孕后期可引起流產。兩型混合感染,孕豬流產、死胎,而且畸形胎比例加多。
【治療】
(l)土霉素原粉,按每公斤飼料內加1g,連喂7天。懷孕母豬應在距預產期30天喂服,可以防止本病所致流產。
(2)青霉素160萬~240萬、鏈霉素100萬,稀釋后一次肌內注射,每天2次,連用3~5天,效果也很好。
(3)10%氟甲砜霉素,按每kg體重肌注0.2ml,每天1次,連用5次,效果滿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