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發病情況
富錦市某豬場飼養母豬和育肥豬共200余頭,分別圈養在兩棟豬舍內。2006年12月3日上午,畜主發現育肥豬突然張口呼吸,發病急,并迅速蔓延。筆者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先鋒霉素等藥治療無效,于發病2d后相繼死亡,到第6天共死亡15頭,病死率達50%,后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病情逐漸好轉。
2臨床癥狀
病豬精神沉郁,多呈站立姿態,頭頸前伸,呈腹式呼吸,脈搏為120次/min,咳嗽,流漿液性鼻汁,有的病豬張口呼吸,呈現高度呼吸困難狀態,耳部及四肢末端、腹下、臀尖部(尾和肛門周圍)呈現藍紫色,病健界線明顯,特別是耳部約1/3的耳面呈現藍紫色,體溫升高達40―41.6℃,糞便干硬,表面有白色粘液,走路時后軀搖擺無力。
3病理解剖
病尸營養中等,被毛焦燥,口角及鼻鏡周圍污穢,鼻孔內充滿灰白色泡沫樣鼻汁,口部呈現張開狀態,口腔內有大量的泡沫樣物,眼結膜發紺,耳部呈藍紫色,頸下、腹下(臍下周圍)、臀部皮膚發紺,皮下脂肪及肌肉輕度黃染。
胸腔、腹腔、心包腔積液,色淡黃。肺色暗紅或灰白相間,有水腫。全身淋巴結水腫、出血。肺門、肝門、胃門淋巴結腫大明顯,有核桃大。心肌癱軟、色淡,心冠脂肪膠樣浸潤、心耳有密集的出血點、斑、塊。心外膜有出血點,數量不等。心內膜有的呈條帶狀出血。肝臟腫大呈暗紅色,切面處翻,質脆。
4實驗室診斷
4.1瓊脂擴散法檢查
材料:豬弓型體瓊脂擴散診斷抗原系哈爾濱獸醫研究所2006年生產。
方法:豬仰臥保定,用20mL玻璃注射器,16號針頭于胸骨柄前一指、旁一指交叉點呈45度角斜向心臟刺入前腔靜脈,上下移動針頭至血液滲出。用1.5%瓊脂制成0.35cm厚的瓊脂板,然后打孔(抗原孔徑為0.35cm,被檢孔徑為0.55cm,抗原孔與被檢孔間距0.5cm),抗原孔放抗原,被檢孔放被檢血清,恒溫37℃,24―28h后中間孔與周圍孔再現銀白色沉淀線。
4.2蟲體檢查
取病變肺或肺門淋巴結涂片或觸片,瑞士染色2min加新鮮蒸餾水倍量與染色液混合均勻,10min后水洗,干燥鏡檢,發現有新月形和眉毛形弓形體原蟲,其核染成深藍色,核膜不太清晰,細胞質呈淡藍色,有的視野可發現5―6個蟲體。
依以上兩種檢查法結果確診為弓形體病。
5治療
5.1對癥狀明顯的病豬,用磺胺-6-甲氧嘧啶(DS-36)0.1g/kg或用磺胺甲氧嗪(SMP)0.1g/kg肌肉注射,維持量減半,1次/d,連續治療5d后,豬群食欲增加,高溫、咳嗽等癥狀消失。
5.2對癥狀輕微的大群豬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M)加上二甲氧芐氨嘧啶(DVD)以5:1混合,按50mg/kg混合飼料中喂飼,第1次用藥加倍,每天用藥1次,連續治療5d后,豬群食欲恢復,體溫、呼吸正常,咳嗽消失。
6小結與討論
6.1弓形體病主要表現是臨床上高熱,藍耳,呼吸困難,咳嗽,流鼻汁似流感;剖檢可見肺水腫,肺門、肝門、胃門淋巴結腫大明顯,其中肝、胃門淋巴結腫大似核桃大,耳部呈藍紫色,在診斷上具有重要意義。
6.2與單純豬藍耳病(即PRRS病)區別:PRRS病的病原為病毒,在防治上無特效藥物和方法;而豬弓形體病的病原為弓形體原蟲,磺胺類藥物為特效藥物,如果能及時確診,準確用藥,可迅速撲滅。PRRS病多發生于妊娠母豬和哺乳仔豬或斷奶仔豬,而育成豬基本上不發生此病。PRRS病在臨床上出現明顯藍耳現象比較少,僅占發病豬的2%一3%;而豬弓形體病在臨床上呈藍耳現象較多,占發病的50%以上(特指白皮膚的病豬)。
6.3豬弓形體病造成病豬發生藍耳癥狀的主要原因是弓形體原蟲的易感染器官比較廣泛,其中主要易感染器官為肺臟和淋巴器官等,此器官的損傷同樣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肺臟器官損傷嚴重,呈現高度水腫狀態,肺組織機能明顯減退,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而首先表現在遠離心臟的微循環上,因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使血循環末梢器官呈現藍紫色,尤其是耳部表現更為明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