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三種慢性傳染病的臨床表現:
1.傳染性胸膜肺炎:多發現于斷奶后的小豬和架子豬,有些肉豬全程飼養期都會發生;多表現在豬休息時(即未進食和未驅趕時)發現輕微的短咳,間斷性的陣咳,最后表現痛咳,但不見喘氣現象,此時仍然會進食,精神好,糞尿正常,體溫也正常;發病率一般僅在5%以下;很少表現死亡現象。
2.慢性鏈球菌病:發生于不同年齡的豬,外來肉仔豬和定位欄飼養的母豬多見。肉豬表現為四肢關節不同程度的腫脹或關節上下皮膚內出現大小不等的膿胞,這些膿胞多數會自潰后形成結締組織結節;前期會出現輕微的拐腳現象,當形成結締組織后,行走又表現正常,多見于后肢。母豬多因長期飼養于定位欄內,而導致肩關節、髖關節皮膚擦傷或感染后化膿、自潰、最后形成周圍有結締組織的空洞,有時也會出現在母豬四肢的其它關節;豬的體溫、食欲、精神、糞尿一般都表現正常,發病率隨飼養條件、環境狀況變化較大,多則30%以上,少則3%,但死亡非常罕見。
3.皮膚病:豬的皮膚病有多種多樣,臨床多見疥癬、虱病、濕疹、滲出性皮炎,其中以疥癬和滲出性皮炎最常見。疥癬以1月齡以后的豬多見;滲出性皮炎以10-20日齡內多見。
疥癬:由體外寄生蟲穿孔疥螨引起,主要寄生于豬耳、眼瞼、背和體側皮膚內,以瘙癢、脫毛、皮膚增厚為主要癥狀,最后逐漸消瘦、生長停滯或成為僵豬。
虱病:由豬血虱寄生于豬腹部、四肢內側、頸部和耳殼后方皮膚上的一種體外寄生蟲病,表現為擦癢、皮膚粗糙、被毛脫落或皮膚皸裂,多侵害仔豬,引起仔豬發育不良、生長緩慢。
濕疹:因欄舍臟污、地面潮濕、皮膚臟污或飼料單一缺乏某些維生素或因化學藥品、昆蟲叮咬等原因引起豬的皮膚瘙癢性濕疹、水皰、不斷滲出漿液性滲出物。漿液性膿性滲出物形成潰爛、結痂、鱗屑等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皮膚病。
滲出性皮炎:多發生于10-20日齡的仔豬,多為金色葡萄球菌引起仔豬滲出性皮炎,皮膚有紅斑并變厚,繼而在腹下、內股等處形成水皰、膿皰,破裂后流出滲出液,皮膚上粘著滲出垢物,幾天之內,豬全身被一層堅硬且有裂紋痂皮所包覆,有的病豬有癢感,但多數病豬無瘙癢癥狀,多數病例能自愈,急性者能出現死亡現象,病程可達1個月以上。
二、凈化措施:
(一)搞好環境衛生,為豬群創造最佳的生活環境,保持豬欄內清潔、干燥、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冬暖夏涼。
1.欄舍的建造:
(1)母豬定位欄:鐵架的連接處應磨平,防止鐵刺露出,并依據母豬體型大小設計相應的鐵架定位欄;母豬在定位欄內不能生活時間過長。
(2)欄舍地面應略帶粗糙,即水泥地面最后一道工藝不能收水泥漿,否則太光滑。
(3)欄舍地面應有一定的坡度,一般以15°斜坡為宜,以水沖后于1-2個小時內地面能干燥為宜,坡度過大易造成跌滑而傷四肢。
(4)欄舍內最好設有運動場,并做到豬群飲食、睡覺或休息、糞尿三點定位飼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欄舍消毒:清掃、高壓水沖洗欄舍內外;待欄內地面干燥后,用2-3%熱燒堿進行欄舍內外噴霧消毒、用20%新鮮石灰乳劑對欄舍內外進行涂刷、用百毒殺或過氧乙酸等優秀消毒劑,對欄舍內進行噴霧消毒,消毒完畢地面干燥后,才能進豬。
(二)關注豬的引入,嚴防疾病傳入。
1.不能盲目將病豬引入,對豬苗原產地疾病有一定的調查了解。
2.對引入的肉豬,必須在購入后半個月內,立即將豬的常見疫苗如:豬瘟、丹毒、肺疫、副傷寒、鏈球菌、口蹄疫注射完畢。
三、合理的藥物防治:
1.進豬后的1個月內,必須進行健胃、閹割和驅蟲,驅蟲應兩次,間隔時間以15-20天為宜,最好使用注射用驅蟲劑,以便有效地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2.進豬當天第一餐不喂飼料,只供飲水,并在飲水中添加少量的食醋或稀鹽酸;第二餐開始飼喂優質全價料,并在飼料中添加抗菌劑、健胃劑和抗應激制劑,連續使用3天,起到抗菌消炎、健胃助消化和抗應激的效果。
3.在進豬后10-30天內,特別是在15-20天時間內,選擇3-5天的時間,使用磺胺-6-甲氧嘧啶、阿莫西林、利高霉素或可肥素,以預防鏈球菌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在體重達100斤左右時,再使用一個療程,能起到非常好的預防作用。
4.母豬特別是在產前、產后一周時間內,在豬料中應添加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小蘇打,或磺胺-6-甲氧嘧啶+阿莫西林+小蘇打,或利高霉素+立可靈預混劑,不僅可預防母豬產后三聯癥(子宮炎、乳房炎、無乳綜合癥)、母豬產后的母源性大腸桿菌病,更重要的是防止母豬將傳染性胸膜肺炎和鏈球菌病傳染給仔豬。
四、治療措施:
疥癬:1.阿維苗素或伊維苗素頸部皮下注射0.3mg?kg體重;2.硫磺、石灰和水按1:2:25的比例配合置鍋中煮成至黃色,去渣取液冷卻后噴灑患部,間隔3天用1次;3.硫磺100克、明礬50克,混合研磨過篩,加棉籽油或植物油500毫升攪勻涂擦患部。
虱病:1.使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2.煙葉1份、水9份、熬成汁涂擦豬體,每日1次;3.百部30克、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取汁涂擦患部。
濕疹:1.強力解毒敏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0.2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隔天一次,連用2-4次;2.防風、蛇床子、苦參、黃柏、花椒子、艾葉各15克,水煎,候溫洗患處;3.雙花、板蘭根細末各200克,每次用25克拌料喂服母豬,2次/天,連用5-8天。
滲出性皮炎:1.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肌肉注射2次?天,用3天。2.雙花、板蘭根細末各200克,每次用25克,2次?天,連用數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