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氣喘病也稱豬地方流行性肺炎或豬支原體肺炎,該病發病率較高。主要癥狀為咳嗽和氣喘,病變特征是融合性支氣管炎。病豬初、中期食欲無變化,但生長緩慢,生長率減少16%,飼料利用率降低22%。在規;i場豬只多易繼發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以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流感病毒等病菌,給養豬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于豬,不分年齡、品種、性別均可感染發病,但小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其次為母豬,特別是懷孕母豬。病豬及隱性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病豬在臨床癥狀消失后1~2年,還有病原體存在于病豬的呼吸道,通過咳嗽、喘氣將病原體噴射出來,形成飛沫,浮游于空氣中,被健康豬吸入造成感染。尤其在通風不良,潮濕和擁擠的豬舍,最易引起該病的爆發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寒冷、多雨、潮濕或氣溫驟變時,豬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可使病豬癥狀加重,引起嚴重的繼發感染,使死亡率增高。本病遍布全國各地,在一些規模較大的集約化豬場,架子豬和肥育豬的慢性豬氣喘病極為普遍,血清陽性率達30%~94%。該病的發生及流行與飼養管理有密切關系,溫度過低、濕度過大,室內空氣污濁都能嚴重影響該病的控制效果。因此,建議在冬春寒冷季節封閉式豬舍養豬時一定要保證溫度、控制濕度并保持室內空氣清潔。
二、臨床癥狀及診斷
該病在臨床上按病程經過一般分為急性、慢性和隱性三種類型。
急性型
多見于新疫區的發病初期,主要發生于懷孕及哺乳母豬和仔豬。豬只常突然發病,精神沉郁,呼吸達每分鐘60~100次以上,呼吸困難,張口喘氣,發出喘鳴聲,表現明顯的犬坐式和腹式呼吸?人圆欢,有時也會發生痙攣性咳嗽。體溫正常或輕度升高,若有繼發感染,體溫可升至40℃以上。發病后期食欲大減,黏膜發紺,常窒息死亡。病程1周左右,亦可轉為慢性。病變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統,肺心葉及尖葉部分有大量淺紅色病灶,切片內流出混濁液體,個別地方發生肉變,整個肺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氣腫,胸腔內有纖維素樣滲出物,有的豬肺葉與胸腔發生粘連,氣管內有粘性痰液,肺門淋巴結顯著增大,切片濕潤,心包內有積液。
慢性型
多發于老疫區或由急性轉來,表現為長期咳嗽和氣喘,隨著病程進展呈現痙攣性咳嗽,尤以早晨和夜晚以及進食、運動后多見?人詴r表現拱背、伸頸、頭下垂,直至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后為止。呼吸次數為每分鐘40~100次,多呈腹式呼吸,常有喘鳴聲。病豬可視黏膜發紺,病初食欲基本正常,以后減少,被毛粗亂、消瘦,易形成僵豬。病程可持續2~3個月或半年以上,對肺尖葉病變部分涂片,固定后用姬氏染色,油鏡下觀察可發現大量深紫色球狀及輪狀等多形態微生物。
隱性型
外表無癥狀,但肺內有肺炎病灶。剖檢可見肺的心葉、尖葉和隔葉前下緣有淡紅色、鮮嫩肌肉樣的病變區,觸摸有硬感;慢性病例病變顏色加深,堅韌度增加,俗稱“胰變”或“蝦肉”樣變。肺門和縱隔淋巴結顯著腫大,可達正常的5~6倍,切面外翻,邊緣出血。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對該病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驗。
三、治療方案
豬氣喘病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隨著集約化飼養的增多,群體之間傳播幾率增大,盡管此病診斷治療并不困難,但新建豬場一般第一次接觸本病時往往呈急性發病,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易與豬肺疫、流感等病混淆造成誤診。
西藥療法
用土霉素堿按每千克體重50毫克,用1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稀釋后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5天。用卡那霉素每千克體重3~4萬單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5天為一療程,必要時治療2~3個療程。也可對群體豬使用土霉素及復方新諾明拌料,劑量為前5天每250千克飼料加500克復方新諾明,5天后以每250克土霉素配250千克飼料再用5天。對個別嚴重病豬,注射酒石酸泰樂菌素,每千克體重使用0.01克,連續注射5天。
中藥療法
曼陀羅50~60克、細花百部15~20克、白鶴藤12~15克、東風桔12~15克、野顛茄12~20克、雞矢藤20~30克、燈盞草15~25克、白桑樹20~30克、雞肉菜30~40克,上藥曬干研末,每日1劑,分早晚2次喂服,7天為1個療程。
此中藥方劑以曼陀羅為主藥,可用全草,此藥性溫,味苦,能止咳平喘,本品含莨菪和東莨菪堿及少許阿托品,有劇毒,要按劑量嚴格使用;百部有小毒,能止咳定喘,殺蟲止癢,對慢性咳嗽、肺結核、支氣管炎有效,還能治療痢疾、蟯蟲。话Q藤能祛痰止咳、去腐生肌,對患有氣喘病及腌割去勢的公母豬有良效;雞矢藤具有消食化積,化痰止咳,驅風散濕的作用,對治療豬的咳嗽效果明顯。
四、凈化措施
1.無本病的地區或豬場,要認真貫徹自繁自養原則。若要引種須經過嚴格檢疫,并進行X線檢查和血清檢驗,隔離檢查三個月,確認健康,方可入舍混群。以后定期對豬群進行疫病檢測,及時淘汰陽性豬。
2.有本病的地區或豬場,由于病豬和隱性感染豬是唯一的傳染源,病原體長期存在于病豬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隨咳嗽和喘氣排出體外,通過接觸而使易感豬感染。特別是在規;洜I、集約化生產的大群體中,水平傳播不易被切斷,有一頭豬發病,很多豬就會被感染。病豬治愈后又長期帶菌排菌,隱性感染豬難以發現,傳染源很難清除。所以病豬群必須實行就地隔離治療,徹底清圈,強化消毒,才能消除傳染源。
3.豬氣喘病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在室溫條件下,36小時即失去致病力,一般消毒藥物都可迅速將其殺死。所以應實行全進全出制,清圈后空圈10天,通過消毒殺滅被污染圈舍內空氣中的病原體,再放入健康豬就不會發生氣喘病。如圈內留有帶菌豬,消毒藥雖可將空氣中的病原體殺滅,但帶菌豬隨咳嗽和喘氣又可將病原體排至空氣中再次污染環境,起不到消毒滅菌切斷傳播途徑的作用。
4.豬只發生氣喘病后可產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由于母豬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不高,通過初乳母子間尚不能建立起強大的免疫體系。又因哺乳仔豬對本病易感性最強,最易發病,而且該病在母子間垂直傳播頻率較高,所以對染有氣喘病的種豬群,一般采用全部淘汰,重新更換健康種豬,建立無氣喘病種豬群。
5.對無檢測檢疫條件的豬場,可使用疫苗分階段凈化,先淘汰有咳嗽和氣喘的病豬,然后對假定健康豬注射豬氣喘病弱毒苗或滅活疫苗,反復進行,可大大減少發病率。對無檢測檢疫條件,又買不到疫苗的豬場,首先淘汰有咳嗽、氣喘的病豬,對假定健康妊娠母豬,于產前一周至斷奶期間,在每噸日糧中添加支原凈100克、金霉素300克;每千克仔豬日糧中添加支原凈0.05克、金霉素0.15克。反復進行,可達到明顯的凈化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