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廣東某豬場飼養種豬一千多頭,2003年8月哺乳仔豬發生以7-9日齡整窩出現腹瀉、神經癥狀、喘氣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經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確診為仔豬感染圓環病毒病(PCVll)和藍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lmevirus,PRRSV)混合感染。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發病及流行情況
2003年8月1日開始,該豬場哺乳仔豬出現腹瀉、呼吸道癥狀和神經癥狀,個別發病仔豬相繼死亡。經病理剖檢,初步診斷為豬瘟。隨即應用豬瘟疫苗對所有的哺乳仔豬進行3頭份的緊急免疫接種,同時結合應用抗生素口服和肌肉注射,但未能控制疫情。8月29日將病得較為嚴重的仔豬解剖采集病料送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制自家組織苗,9月8日將重新采集病料送經廣東省農科院獸醫研究所進行分離鑒定,確診為仔豬圓環病毒病和藍耳病混合感染所至。
2003年9月之后,經用中牧的藍耳病弱毒苗由原來的28日齡改為20日齡肌肉注射免疫,15日齡增加肌肉注射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研制自家組織苗,用哈所的偽狂犬苗由原來的11日齡肌肉注射改為滴鼻免疫,至2003年9月底,豬場的疫情得以控制。本次疫情發病歷時較長,共50d,產249窩,發病58窩540頭仔豬,發病率23.29%,死亡168頭,死亡率8%,病死率31%。
2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仔豬的主要臨床癥狀呼吸道病嚴重,咳嗽的增多,喘氣、呈腹式呼吸,怕冷、打堆,體溫升高39.5~41.5℃、腹瀉嚴重、皮膚發紺,皮毛松亂,有眼眵,營養不良,全身衰弱,步態慢無力,有些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膚上有紫色斑。
剖檢5頭癥狀典型的病活仔豬,見頜下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等充血、出血腫大,腸壁變薄、充血,肺出血瘀血,呈暗紅色,尖葉、心葉出現暗紅色肝變區,腎臟腫大、貧血、有嚴重的針尖狀出血,腸系膜淋巴結正常,脾臟正常,膀胱有許多針尖狀出血點。
3實驗室診斷
采集5頭仔豬的心血及肝、脾、腎、扁桃體送廣東省農科院獸醫研究所檢驗,用ELISA檢測方法,檢測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及豬瘟。結果藍耳病7份陽性,圓環病毒病7份陽性,豬瘟陰性。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診斷本次發病為仔豬藍耳病和圓環病毒病的混合感染。
4疫病控制措施
4.1加強豬瘟的零時免疫工作,做到嚴格消毒,保證一豬一針,不漏接、不飛針。
4.2對偽狂犬原來的10日齡肌肉注射免疫的改為3日齡滴鼻免疫。
4.3增加藍耳病的免疫,產房28日齡注射改為20日齡免疫1頭份,45日齡在保育舍補注1次。
4.415日齡增加注射自家組織滅活疫苗2mL。
4.5實施全進全出制度。
4.6為了預防細菌繼發感染及垂直傳播,產房的哺乳母豬產前產后10d服用利高霉素500g/t料,磺胺增效劑100g/t。
5關于疫病控制的討論
5.1豬只混合感染PRRSV、PCVII的情況下會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各種致病細菌和條件性致病菌如霉形體、大腸桿菌等病原菌會隨機侵入機體,引起呼吸系統感染、消化系統的疾病,出現喘氣、腹瀉等臨床癥狀。在天氣寒冷,通風不良等情況下,管理不到位會造成豬群感染加重,出現上述多重感染的發病特點。
5.2豬只出現PRRSV、PCVII的感染,目前尚未有治療效果確切的藥物可預防,特別是PCVII更沒有可預防的疫苗,出現這兩種病的混合感染唯一可做的是服用抗生素減少細菌的繼發感染,同時加強豬只的的飼養管理工作。
5.3雖然目前尚未有疫苗及藥物可預防,但可采集臨床癥狀明顯的病豬的病料制造自家組織滅活苗對豬只進行免疫,效果明顯。本次豬場加強豬瘟、藍耳病和偽狂犬免疫后,增加自家組織滅活苗注射,注意防止繼發細菌性的感染,效果較好,也是說只有通過綜合措施病情才得到控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