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畜牧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養豬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產業部門,目前我國的養豬業發展迅猛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與此同時我國的養豬業面臨著三大困境,既環境問題、品質與健康問題、效益提高問題。解決養豬業給環境帶來的壓力,變廢為寶,既能neng能減少環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還能降低勞動強度并培養出健康無病的豬,且能顯著提高經濟效益,這些一直是國家、畜牧科研者和廣大養豬者共同追求的目標,如今國內外流行的發酵床養豬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現代養豬遇到的難題,達到養豬無污染的目的,實現人們的愿望,現就該項技術的研究與利用介紹如下:
一發酵床養豬技術的概念和內容
發酵床養豬技術首先由日本民間發現,并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從1992年開始,日本鹿兒島大學專家教授開始對發酵床養豬進行系統研究,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規范,目前日本和韓國自然農業協會都在大力推廣和應用該項技術,我國也在近幾年引進該項技術,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以前找豬場不用靠眼睛,跟著鼻子走就行,在幾公里之外就能感受到豬場特有的“味道”,而采用發酵床養豬技術后即使進到豬圈與豬親密接觸也不會感到不適。發酵床養豬是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生物資源,即采集土壤中的多種有益微生物,對其進行選擇、培養、檢驗、擴繁,形成有相當活力的微生物母種,再按一定比例將母種、鋸木屑、輔助材料、活性劑、食鹽等進行混合、發酵形成有機墊料。在經過特殊設計的豬舍里,填上上述有機墊料,再將仔豬關入豬舍。豬從小到大都生活于這種有機墊料上面,豬的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研究發現只需三天的時間,糞便就被微生物分解成非常細的粉末,消失的無影無蹤。同時,糞便又給菌類提供營養,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絲,這些高蛋白物質,又成了豬的美食,豬吃了,不但幫助消化,還能提高免疫力。整個發酵床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小“生物圈”,不再需要對排泄物進行人工清理,因而它是一種無污染、零排放的有機農業技術。
二 發酵床養豬技術的工藝流程
1.菌種的采集
豬排出的糞便由發酵床中的菌種降解,菌種的好壞直接影響糞便的降解效率,因此土壤微生物菌種的采集就顯得十分關鍵,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點采集不同的菌種,采集到的原始菌種放在室內陰涼、干燥處保存。隨著發酵床養豬技術的推廣應用,高效、安全、經濟、適用性更廣的菌種一定會被人們不斷的發現和利用。
2.發酵床的活性劑
當發酵床用過一段時間后可以向其上面噴灑一定的活性劑以提高降解效率。活性劑包括天惠綠汁、氨基酸液等,是從植物體內提取出來、經發酵后形成的,主要用于調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特別是在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時,按說明把活性劑稀釋到合適的比例噴灑床面以加快對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時發現豬大便堆積得比較多時,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糞便的充分分解。因此活性劑的合理使用對發酵床的循環利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活性劑已開發出許多的商業產品,使用時要選擇適合發酵床中微生物生長的產品,并根據實際情況噴灑。
3.發酵床墊料的制作
發酵床的主要成分是由有機墊料組成的,墊料里主要成分是木屑,占到90%,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粗鹽。木屑,很松軟,可以吸收水分;加粗鹽,有利于木屑的分解。豬圈填墊總厚度約90cm,例如一間面積為25m2的豬舍約填25m2×150kg=3750kg。如果條件好,可先鋪30-40cm深的目椴,然后鋪上鋸屑,如果鋸屑不充分,可先鋪50cm深的玉米秸桿或30cm厚的稻皮,然后再鋪上鋸屑。土:用量為總材料的10%,為415kg,泥土要求是沒有用過化肥農藥的干凈的泥土;鹽:用量為總材料的0.3%,為12kg;微生物原種:每平方米2kg,為50kg;水:1000kg;營養液(天惠綠汁,乳酸菌、動物氨基酸、米醋等的混合原料)8kg。
將土壤微生物菌的原種、米糠、鋸屑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數量的天惠綠汁和氨基酸液,使含水量達到60%,保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加入少量酒糟、谷殼熏碳、谷殼等發酵也很理想。經過2-4天發酵就可制成供發酵床用的有機墊料。發酵床的墊料,10年20年都不用換,一次少量的投資就可以永久的使用。
4.豬舍的建設
發酵床養豬豬舍的建設也十分重要,可以在原建豬舍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就行,一般要求豬舍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風良好,南北可以敞開,通常每間豬圈凈面積約25m2,可飼養肉豬15-20頭,豬舍墻高3m,屋脊高4.5m,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陽光可照射整個豬床面積的1/3,并且從太陽升起至太陽落下,可照射整個豬床的每個角落,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更適宜地生長繁殖,利于發酵。北側建自動給食槽,南側建自動引水器,從而達到豬舍無臭、無蠅的要求。如果用溫室大棚養,那就是既省事又省錢,因為大棚造價低,而且小氣候更容易調節。冬天采光好、保溫,豬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陽膜,把四周裙膜搖起,可以通風降溫。
5.發酵床的制備
發酵床分地下式發酵床和地上式發酵床兩種,在南方,地下水位比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的,如果在北方,地下水位比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的。地下式發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cm,填滿制成的有機墊料,再將仔豬放入,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長了。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發酵床。地上式發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經制成的有機墊料。用發酵床養的豬,又回到了“土生土長”的環境,豬可以自由嬉戲,,恢復本性,心情好,自然吃的多,長的也好,個個皮毛光亮,長勢喜人。
6.發酵床的管理
總體來講與常規養豬的日常管理相似,但發酵床有其獨特的地方,因此平時的管理也有不同的地方:①豬的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一般以每頭豬占地1.2-1.5m2為宜,小豬時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②發酵床的床面不能過于干燥,一定的濕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如果過于干燥還可能會導致豬的呼吸系統疾病,可定期在床面噴灑活性劑;③入圈生豬事先要徹底清除體內的寄生蟲,防止將寄生蟲帶入發酵床,以免豬在啃食菌絲時將蟲卵再次帶入體內而發。虎芤芮凶⒁馔寥牢⑸锞幕钚,必要時需加活性劑來調節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證發酵能正常地進行;⑤豬舍中的鋸屑變少時,適當補充微生物原種和營養液;⑥為利于豬拱翻地面,豬的飼料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生豬一般在固定地方排糞、撒尿,當糞尿成堆時挖坑埋上即可;⑦地面濕度必須控制在60%,應經常檢查,如水分過多應打開通風口,利用空氣調節濕度;⑧豬舍內禁止使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類物品,防止它們對土壤微生物的殺害作用,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
把鋸屑、土、微生物原種一層一層鋪好后,噴上鹽、水和營養液,水分調節在65%,噴水宜在填材料50%后開始,按照這樣的順序把豬圈墊料填滿即可,飼養幾天后,因微生物原種的作用,臭味自然消失,蒼蠅和蛆不再繁殖,2-3個月后,豬床低層成為自然繁殖狀態,中部形成白色的菌體,其溫度可達到40-50℃,豬糞發酵后成為豬的飼料。
三發酵床養豬技術的實際應用
1.發酵床養豬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目前我國的養殖形式逐漸向規;l展,現代規;酿B豬,提高了生產率,但同時產生的糞便卻難以處理,我國每年畜禽糞便產生量已達19億噸,超過了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的2倍多,采用發酵床養豬技術后,由于有機墊料里含有相當活性的土壤微生物,能夠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豬的排泄物,不在需要對豬糞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泄物排除養豬場,大大減輕了養豬業對環境的污染。
2.提高豬肉品質
發酵床結合特殊豬舍,使豬舍通風透氣、陽光普照、溫濕度均適合于豬的生長,再加上運動量的增加,豬能夠健康地生長發育,發病減少,特別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從而大大減輕了因為飼養規模的擴大而使疾病的增多,減少抗生素、抗菌性藥物的使用,對目前我國復雜的豬病環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利用發酵床養出來的豬,豬肉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豬肉。
3.提高飼料利用率
在發酵床的制作過程中,需按一定比例將鋸木屑等加入,通過土壤微生物的發酵,這些配料和豬糞部分轉化為豬的飼料,在豬翻啃地面的時候食入,同時,由于豬健康地生長發育,飼料的轉化率提高,料肉比進一步降低,使得出欄相同重量的豬時可節省飼料20%-30%。
4.節工省本、提高效益
由于發酵床養豬技術不需要用水沖洗豬舍、不需要每天清除豬糞;生豬體內無寄生蟲、無需治病;采用自動給食、自動飲水技術等眾多優勢,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個人可飼養500-1000頭壯豬,100-200頭母豬,可節約水90%,平均每頭豬能節省水費6元,節約用工3元,節約藥費1元左右,在規模養豬場應用這項技術,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四發酵床養豬技術的展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豬肉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但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會越來越強,如何在增加產量的同時又兼顧環境的因素,并要獲得一定的回報,現代養豬業已經向節約、環保、健康、經濟的方向轉變,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求發展,要求人們轉變思想,尋找新的飼養技術。新型發酵床養豬技術,是新興的環保養豬技術,雖然現在還處在發展初期,但它的經濟性、環保性已充分顯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這一技術必將逐步成為今后規模養豬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該項技術在我國還處于臨床實驗階段,還沒有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利用發酵床養豬經濟可行,但也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發酵床主要靠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豬的糞便,但目前所使用的菌種分解效率不是很高,使得單位面積飼養的豬數有限,另外由于豬舍是半開放式的,受外界的環境變化的影響,如何使菌種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發揮較高的效率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分離培養出高效、經濟、適用范圍廣的菌種是以后的研究熱點。豬的糞便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掉,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被分解供豬利用,以后可以結合豬的營養需要及代謝特點,開發新的飼料,讓豬的排泄物能夠更多的被重新利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