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菌種的采集
豬排出的糞便由發酵床中的菌種降解,菌種的好壞直接影響糞便的降解效率,因此土壤微生物菌種的采集就顯得十分關鍵,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點采集不同的菌種,采集到的原始菌種放在室內陰涼、干燥處保存。隨著發酵床養豬技術的推廣應用,高效、安全、經濟、適用性更廣的菌種一定會被人們不斷的發現和利用。
2.發酵床的活性劑
當發酵床用過一段時間后可以向其上面噴灑一定的活性劑以提高降解效率。活性劑包括天惠綠汁、氨基酸液等,是從植物體內提取出來、經發酵后形成的,主要用于調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特別是在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時,按說明把活性劑稀釋到合適的比例噴灑床面以加快對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時發現豬大便堆積得比較多時,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糞便的充分分解。因此活性劑的合理使用對發酵床的循環利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活性劑已開發出許多的商業產品,使用時要選擇適合發酵床中微生物生長的產品,并根據實際情況噴灑。
3.發酵床墊料的制作
發酵床的主要成分是由有機墊料組成的,墊料里主要成分是木屑,占到90%,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粗鹽。木屑,很松軟,可以吸收水分;加粗鹽,有利于木屑的分解。豬圈填墊總厚度約90cm,例如一間面積為25m2的豬舍約填25m2×150kg=3750kg。如果條件好,可先鋪30-40cm深的目椴,然后鋪上鋸屑,如果鋸屑不充分,可先鋪50cm深的玉米秸桿或30cm厚的稻皮,然后再鋪上鋸屑。土:用量為總材料的10%,為415kg,泥土要求是沒有用過化肥農藥的干凈的泥土;鹽:用量為總材料的0.3%,為12kg;微生物原種:每平方米2kg,為50kg;水:1000kg;營養液(天惠綠汁,乳酸菌、動物氨基酸、米醋等的混合原料)8kg。
將土壤微生物菌的原種、米糠、鋸屑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數量的天惠綠汁和氨基酸液,使含水量達到60%,保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加入少量酒糟、谷殼熏碳、谷殼等發酵也很理想。經過2-4天發酵就可制成供發酵床用的有機墊料。發酵床的墊料,10年20年都不用換,一次少量的投資就可以永久的使用。
4.豬舍的建設
發酵床養豬豬舍的建設也十分重要,可以在原建豬舍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就行,一般要求豬舍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風良好,南北可以敞開,通常每間豬圈凈面積約25m2,可飼養肉豬15-20頭,豬舍墻高3m,屋脊高4.5m,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陽光可照射整個豬床面積的1/3,并且從太陽升起至太陽落下,可照射整個豬床的每個角落,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更適宜地生長繁殖,利于發酵。北側建自動給食槽,南側建自動引水器,從而達到豬舍無臭、無蠅的要求。如果用溫室大棚養,那就是既省事又省錢,因為大棚造價低,而且小氣候更容易調節。冬天采光好、保溫,豬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陽膜,把四周裙膜搖起,可以通風降溫。
5.發酵床的制備
發酵床分地下式發酵床和地上式發酵床兩種,在南方,地下水位比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的,如果在北方,地下水位比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的。地下式發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cm,填滿制成的有機墊料,再將仔豬放入,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長了。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發酵床。地上式發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經制成的有機墊料。用發酵床養的豬,又回到了“土生土長”的環境,豬可以自由嬉戲,,恢復本性,心情好,自然吃的多,長的也好,個個皮毛光亮,長勢喜人。
6.發酵床的管理
總體來講與常規養豬的日常管理相似,但發酵床有其獨特的地方,因此平時的管理也有不同的地方:
①豬的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一般以每頭豬占地1.2-1.5m2為宜,小豬時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
②發酵床的床面不能過于干燥,一定的濕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如果過于干燥還可能會導致豬的呼吸系統疾病,可定期在床面噴灑活性劑;
③入圈生豬事先要徹底清除體內的寄生蟲,防止將寄生蟲帶入發酵床,以免豬在啃食菌絲時將蟲卵再次帶入體內而發病;
④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時需加活性劑來調節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證發酵能正常地進行;
⑤豬舍中的鋸屑變少時,適當補充微生物原種和營養液;
⑥為利于豬拱翻地面,豬的飼料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生豬一般在固定地方排糞、撒尿,當糞尿成堆時挖坑埋上即可;
⑦地面濕度必須控制在60%,應經常檢查,如水分過多應打開通風口,利用空氣調節濕度;
⑧豬舍內禁止使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類物品,防止它們對土壤微生物的殺害作用,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
把鋸屑、土、微生物菌種一層一層鋪好后,噴上鹽、水和營養液,水分調節在65%,噴水宜在填材料50%后開始,按照這樣的順序把豬圈墊料填滿即可,飼養幾天后,因微生物原種的作用,臭味自然消失,蒼蠅和蛆不再繁殖,2-3個月后,豬床低層成為自然繁殖狀態,中部形成白色的菌體,其溫度可達到40-50℃,豬糞發酵后成為豬的飼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