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仔豬飼養是整個工廠化豬場養豬流程中的關鍵階段,在生產中飼養出大量品質優良的仔豬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豬效益的關鍵。新生仔豬是養豬各環節中最脆弱的階段,可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死亡,初生仔豬死亡半數以上是發生在出生后的一個星期內,如能夠安全地度過這個危險期,就可大大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從而提高養豬效益。本文就新生仔豬死亡原因及其防治對策作初步探討。
1新生仔豬的死亡原因
1.1疾病引起死亡
1.1.1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豬黃痢而造成死亡。仔豬黃痢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初生仔豬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仔豬呈黃色透明水樣下痢,尤以l-3日齡仔豬發病最多,病程短而致死率高,7日齡以上仔豬發病較少。
1.1.2母豬因患病如子宮炎或乳房炎等,不僅母豬體溫升高,而乳中有毒素,引起仔豬腹瀉、脫水死亡。
1.1.3先天的遺傳因素,如先天性肌痙孿和癲病造成仔豬死亡。
1.2非疾病引起死亡
1.2.1凍死:初生仔豬由干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表現為:被毛稀,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大,物理熱調節效果差。仔豬正常體溫39℃-40℃,比一般成年豬高l℃左右,仔豬出生l-2日內主要依靠儲存于肝、心、肌肉內的糖原來提供熱源,3日后才能利用脂肪、蛋白質提供熱源。因此,由于仔豬體溫高熱調節機能差,對溫度變化敏感(主要表現于對寒冷的抵抗能力差),常因環境溫度不適宜造成仔豬活動不活躍,食欲減退,不愿吃初乳,甚至凍僵、凍死。
1.2.2壓死、踩死:新生仔豬因寒冷變得行動遲緩,或怕冷向母豬腹部過于貼近而被壓死;母豬因分娩后疲勞或體重大行動不便,再加上有的母豬護仔性能差或患有某種疾病。精神癡呆或豬圈環境不安靜引起母豬驚跑等原因均可造成仔豬被壓死、踩死。
1.2.3餓死:新生仔豬無論出生重大還是小,消化機能均不完善,體內貯存的熱量物質少,對饑餓特別敏感,或因母豬產后患病,特別是子宮炎、乳房炎、無乳綜合癥或發熱性疾病,致使泌乳障礙,造成產后乳量不足、乳質低劣,而使仔豬不能盡早地吃到母乳或補給其它代用飼料和牛奶不及時、不足量,或母豬乳頭不足,致有的仔豬搶不到乳頭而吃不到母乳等造成新生仔豬由于饑餓而死亡。
1.2.4此外,還有仔豬先天發育不良、咬死和不明原因的死亡等。
2減少新生仔豬死亡的對策
2.1提高仔豬機體免疫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對干新生仔豬黃痢可采取以下幾種預防方法:
2.1.1采用全進全出的生產方式:每批豬進欄前豬舍須經嚴格沖洗消毒,并空置一周后再轉入,對預防疫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這是簡單而又最重要的控制疫病的措施之一。
2.1.2分娩舍環境消毒、衛生很重要,母豬進產房前,需經沖洗干凈消毒,分娩舍定期使用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進行消毒,特別注意對母豬下腹部、會陰部、隱蔽部位的消毒;
2.1.3飲水要充足,生后3天的仔豬因母乳較稠,難以滿足水的需求,所以必須供給足夠的潔凈水,以免仔豬到處找水,去喝污水或尿液引起拉稀。加強接產工作,仔豬出生后就及時保溫、調教吮食初乳,在初生仔豬開乳前,用高錳酸鉀水將母豬乳頭積污洗凈并擠通乳汁后讓仔豬吸吮,使仔豬迅速獲得母源抗體。
2.1.4注意剪牙、斷尾和斷臍的消毒工作,以防仔豬感染而引起死亡。
2.1.5母豬產前補硒或產前40d和15d各肌肉注射1次大腸桿菌的基因工程疫苗K88-K99-987P、K88-K99-987P-F41-LTB等對預防仔豬黃白痢有一定效果。
2.1.6肌注慶大霉素;仔豬出生后為了預防腸道疾病和臍帶感染,在仔豬吃初現前進行第1次肌注,4萬IU/頭,第2天再注射1次。
2.1.7肌注黃芪多糖注射液;黃芪多糖中藥制劑可以通過免疫細胞功能的促進和誘生多種細胞因子來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使用方法:母豬進人產房后即開始肌注黃芪多糖注射液30ml/頭,l次/d,連注2d;仔豬出生后吃母乳前進行第1次肌注,2ml/頭,第2天再注射1次。
2.2加強保溫防凍工作
寒冷是新生仔豬之大敵,尤以第1天最為重要,仔豬適宜溫度:生后1d-3d為30℃-32℃,4d-7d為28℃-30℃,相對濕度50%-70%。為避免凍死,應設有保溫設備,如仔豬保溫間、紅外線燈泡或電熱恒溫保暖板等,確保環境能有適宜溫度,這是養好仔豬的特殊護理要求。并注意防賊風侵襲和舍內潮濕,對生下的仔豬要及時擦干體表的粘液。
2.3加強護理,為防止母豬壓死仔豬,除保持產房安靜、地面平坦、溫度適宜還應做好以下幾點。
2.3.1掌握母豬壓死仔豬的規律,在產后1周內要有專人看護,并對母豬進行護仔訓練,這對初胎母豬尤為重要。
2.3.2在圈內設置護仔間,母仔分開飼養,定時喂乳,這種方法既可防壓防凍又較衛生。
2.3.3采用護仔架防壓:用直徑10cm左右粗的圓木或毛竹在豬床靠墻的兩面,高墻或地面各25cm左右安裝護仔架,可防止母豬沿墻臥下時將背后的仔豬壓死。
2.4保證仔豬盡早吃足初乳增強仔豬免疫力,做好固定乳頭工作,仔豬生后lh內領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鞏頭,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后排乳頭。假如母豬的產仔數超過母豬乳頭的數量或者乳量不足的情況下,要及時做好寄養工作,或人工喂給牛奶等代乳品。
2.5其他措施:
2.5.1對懷孕母豬添喂脂肪:在母豬分娩前10d-15d,補喂脂肪可以增加仔豬體內能量貯存提高仔豬出生重,降低死亡率。補飼脂肪還有利于提高初乳和常乳的含脂率。據報道補飼脂肪,可使仔豬成活率提高。
2.5.2添加維生素C:在母豬臨產前1周的日糧中添加維生素C,可大大減少仔豬臍帶出血及仔豬產中的死亡率。
2.5.3補充鐵質:仔豬1一3日齡內,在其后腿深部肌肉或頸側注射含100mg鐵的復合制劑,或在2周左右再注射1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