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流行病學調查硬病因分析
仔豬腹瀉以10―20日齡的仔豬發病率最高,此病的發病率在60%一80%之間,較小仔豬的死亡率明顯高于30日齡以上者。本病的發生與各種外界因素有必然聯系。早春時節,暖棚圈舍晝夜溫差較大,冷熱不定;農村散養母豬飼料單一,品質不良;有些母豬產仔后,飼料突然發生改變;圈舍污穢,沒有定期的消毒措施等因素成為仔豬腹瀉發生發展的直接誘因。因前半年仔豬價較高,有些農戶急于求成,早期補飼不當造成的腹瀉也占相當的比例。
2病理及臨床癥狀
采集新鮮尸體小腸前段內容物劃線培養,挑取紅色菌落,作溶血試驗和生化試驗。以抗0血清及抗OK血清鑒定其抗原構造,發現以08K88血清型病原最為常見,病原診斷為致病性大腸桿菌。帶毒母豬成為直接的傳染源,圈舍消毒不嚴,環境污穢,乳頭不潔極易造成感染。仔豬發育不良,乳汁缺乏,抵抗力低下,也易于患病。外界各種因素所致的不良反應,直接促使和加重了該病的發生和流行。
在一窩仔豬中常見一二頭首先發病,一周之內造成大部分仔豬發病,排糊狀或水樣稀便,顏色為灰白色,有時夾雜有氣泡或奶樣物,排便次數較多,有時一日達10余次。腹瀉發生后仔豬迅速脫水,皮毛失去光澤,精神萎靡,遲鈍、呆立,吃奶減少,嚴重時不食。大便失禁',剛開始排便較多,以后量逐漸減少,體溫基本正常,腹瀉后期偏低。
3治療
方用白龍散加減:白頭翁30g、龍膽草20g、黃連10g、黃苠30g.腹瀉嚴重、排泄量較多者,加烏梅、訶子各15g.腹瀉后期加白術、茯苓各20g。上述劑量為10頭7kg左右仔豬一日量,水煎2次,濾汁,分3次投服。一般一劑即愈,病情嚴重者.連用一劑。脫水嚴重,自體中毒的仔豬,可用有網眼的袋子做吊床,將四肢懸空,每千克體重用5%碳酸氫鈉10mL,復方生理鹽水10mL輸液,能起到急救之功。
4病例
山河鄉王莊村王某飼養9頭二元母豬,3~9月共產仔10窩96頭,腹瀉的發病率為77.1%,發病日齡從5日齡至60日齡不等,72%集中在10~20日齡。暖棚飼養,母豬飼料中添加10%的母豬專用預混料和20%的苜蓿草粉。仔豬腹瀉之初即用博羅果提取渣、環丙沙星、痢菌凈等治療,效果不明顯,病程較長。后改用白龍散加減治療,1―2劑即愈,治愈率為92.8%。
山河鄉石碑村陳某飼養繁育母豬4頭,截止9月份產仔6窩,窩發病率為100%,仔豬發病率為76.2%,西藥治療雖然可減輕癥狀,但病程長,難以治愈。后改用白龍散加減治療,治愈率達93.4%,并對圈舍的消毒衛生狀況進行改進。
5體會
通過治療發現,預防仔豬腹瀉必須采取必要的消毒、防疫和提高飼養管理條件等綜合措施。中藥治療適合農村散養戶使用,成本低、方便,避免了西藥用量不準,難以掌握,易于產生耐藥性的缺點。中藥方劑能夠隨癥加減,綜合治療。仔豬為稚陰稚陽之體,脾胃發育不全.衛外不周,腹瀉后期必致氣虛,補益類藥物的添加有明顯增加療效的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