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摸準市場脈搏,提高應對能力養豬者必須掌握市場動態和生豬行情,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營銷策略,科學地確定飼養規模,不斷提高應對市場的能力,將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還要掌握飼料原料的價格變化,尤其是玉米和豆粕的價格變化。
二、自配飼料,降低成本飼料費用占養豬成本的70%,降低飼料成本對于養豬者獲利至關重要。一是要減少飼料加工、保存和飼喂等環節的損失。二是堅持自配飼料,以自產或外購的玉米為主,適當搭配餅類、米糠、麥麩。充分利用各種糟渣、牧草及青粗飼料養豬。三是添加豬用飼料添加劑,以解決添加青粗飼料后營養水平降低的弊端,保證豬正常出欄。
三、搞好驅蟲,提高效益育肥開始和育肥中期用驅蟲藥物驅除豬體內外的寄生蟲,可使豬提前10~20天出欄,每頭豬節約飼料20公斤。
四、自繁自養,穩定豬源育肥場飼養一定數量的母豬進行自繁自養,不僅可降低飼養成本,而且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子豬價格上揚時,可賣子豬獲利,子豬價格低迷時,可將其育肥賺錢。因此,無論養豬市場如何變化,都要堅持養好母豬,以穩定豬源,切不可因豬價下跌隨意宰殺母豬,否則子豬價格上揚,現養母豬遠水解不了近渴,為時晚矣。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