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管理因素:(1)喂料不足、料位不夠、料槽設計不合理等導致豬只吃不飽;(2)水質差、飲水不足或受限;(3)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溫度太低或太高、濕度太重;(3)豬只轉欄以及密度過大、豬只大小差異明顯;(5)打疫苗、噪音、頻繁或突然更換飼料;(6)豬欄中有去勢不完全的豬。
(二)疾病因素:(1)滲出性皮炎,在混群及并欄時尤為明顯;(2)寄生蟲感染;(3)吸血昆蟲(如蚊、蠅等)的叮咬。
(三)營養因素:(1)劣質或變質的原料飼喂豬只;(2)低營養飼料導致的營養不良;(3)含鹽較低、蛋白質較低或鈣磷不平衡的飼料。
(四)防治措施:(1)斷尾。仔豬出生后要及時的斷尾、剪牙。切斷部位要消毒以免感染。(2)豬只開始咬尾,說明豬舍的環境條件已很差。可采取不同的措施:每欄豬要大小、強弱、公母均勻同圈中不應有未去勢或去勢不完全的豬;并欄時應在豬只饑餓的情況下進行,并欄后立即喂料要及時防治豬只的體內和體表寄生蟲;夏季特別要加強防止蚊蠅的孽生等。(3)加強豬只疾病的防治。當有咬尾的豬只出現時,此類豬具有兇相特征,應立即將其隔離飼養。(4)使用優質營養平衡的飼料。在特別情況下,如能自由飲水,鹽的用量短期內可增加到0.9%。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