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項目情況介紹:
本項目為華中農業大學橫向合作課題(編號:720107-047033)。根據國家農業部規劃提出的“養殖小區”建設要求,開展“生豬養殖小區”建設工藝與管理技術研究開發及其示范應用(項目一)、“瘦肉型種豬擴繁場建設工藝與管理技術研究開發及其示范應用”(項目二)、“樓層式養豬新工藝與管理技術研究開發及其示范應用”(項目三)模式的研究。達到了10萬頭規模量的中間試驗和系列相關技術研究與示范,形成了三套規模化養殖新工藝模式與管理技術規范。其中,項目一在湖北黃石、團風、隨州、武穴等地試驗示范取效良好;項目二在鄂、湘、閩、粵等地種豬企業進行,各方條件完好能達到項目計劃要求。項目三在武漢市左嶺鎮郊區試點,并作為探索城市郊區型規模養殖模式的樣板。另外,本項目還提供“養豬生產工藝技術模式設計”方案的制訂、標準化車間CAD設計及“三種不同養豬生產工藝技術系列參數”;提供“分段式”管理的生產技術管理模式及適于現代養殖特點的“S、E、W”三點式建設系統和“全進全出”、“單元化產仔、哺乳”、“內外環境控制”成套技術。幫助編制瘦肉豬規模化養殖“供、產、加、銷一體化”、“自繁自養一條龍”產業化模式。
項目開發條件和經濟效益分析:
1、提供養豬新工藝建設模式的設計以及CAD設計方案和圖紙;2、三年來間,項目完成了“優質種豬擴繁場建設工藝技術研究開發”、“生豬養殖小區建設工藝技術研究開發”和“樓層式養豬新工藝技術研究開發”規模10萬頭,建設面積9.5萬平米,成套設備1200套件,引進裝備優質原種豬5000頭,合計投資:3650萬元。3、向國家農業部申報了《設施養豬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與沼、菜示范模式》,《生豬養殖小區建設技術規范》,《規模化生豬生產安全防范與規避風險機制的研究》課題;協助湖北省起草了“生豬養殖小區建設技術規范”、“生豬養殖小區管理規范”方案設計。撰寫科技論文在《當代畜牧》、《養殖與飼料》刊物上發表了5篇。參加了《全國規模化豬場疾病控制與凈化研討會》,江西《規模化豬場管理投術》科技交流會,西安“中國農業機械化養豬協會學術討論會年會”及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舉行“豬病診斷與防制實用技術培訓班”,覆蓋全國12個省區參班達120人次。4、預期可實現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預測:①、養殖企業年產商品豬1萬頭,帶動農產養豬300戶,每頭商品豬增收130元。②、飼養1萬頭豬每年可以轉化糧食副產品3000噸,每公斤糧食多增收0.1元,為當地糧食增加收入30萬元;③、直接出欄肉豬1萬頭產肉1000噸,滿足3萬人口豬肉消費的需求;④、促進當地養豬生產水平的提高,良級肉豬達到100kg體重出欄日齡165~170天,出欄率150~160%,健康養殖使生豬全群死亡率控制在9%以內;優質商品豬胴體瘦肉率63~65%,100kg體重產瘦肉45~50kg。⑤、“生豬養殖小區”產值利潤率15~20%,單位產品利潤額達到120~130元;年出欄萬頭豬實現企業增收120~130萬元。⑥、提高“養殖小區”建設質量檔次,提升養豬生產水平和生產效率;優化養豬生產的生物安全環境,處理人、畜相處的公共衛生狀況;通過生豬“養殖小區”建設,豬糞尿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與利用,實現多次轉化增殖;⑦、“養殖小區”的建設節省土地面積25%,建筑面積25%;節省建筑工程造價的10%,相當于萬頭生豬“養殖小區”建設節省投資30~40萬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