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獸的一種急形、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傳播速度快,流行范圍廣,成年動物的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皮膚處發生水皰和潰瘍,幼齡動物多因急性心肌炎、出血性腸炎而死亡。
流行特點
本病在冬春季節多發,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傳染源,經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眼結膜、乳頭、損傷的皮膚以及交配等途徑傳染。鼠類、鳥類等野生動物和空氣也能傳播病毒,該病傳染性極強。一般子豬的易感性高,死亡也較多,有時人也能感染。流行有一定周期性,這主要與動物的免疫狀態有關,一般每隔一兩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
診斷要點
以蹄部、口腔黏膜發生水皰和糜爛為特征。病初體溫升高達40℃~41℃,精神不振,減食或廢絕,隨后在硬地上行走時呈明顯的跛行,繼而在蹄冠、蹄叉、蹄踵、副蹄、趾間、鼻盤、口腔黏膜、乳房皮膚等處發紅,出現數量不等的米粒大小的水皰,水皰內的液體初期呈淡黃色、透明,后呈粉紅色,自行破裂后形成鮮紅色爛斑,不及時治療常發生化膿、壞死,形成潰瘍。
有繼發感染時,蹄殼脫落而不能行走,常臥地不起,子豬常因急性心肌炎、急性胃腸炎而死亡,病程很短,致死率60%~80%。大豬多呈良性經過,無繼發感染時,約兩周左右自行康復。
剖檢可見胃、小腸、大腸黏膜有出血性炎癥,心包膜呈彌漫性或點狀出血,心肌松軟似煮熟樣,切面有淡黃色或灰白色斑點或條紋,似虎皮,稱為“虎斑心”。
防治要點
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加之良好的飼養管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口蹄病毒及細菌的侵入,并可有效控制繼發感染。
預防
加強豬群飼養管理,降低飼養密度,減少應激因素。對于疫情嚴重地區要做好疫苗免疫接種工作,實行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減少病原傳入機會。
藥物治療
(1)蹄部病變,先用3%來蘇兒洗凈,后涂擦龍膽紫、碘甘油;口腔病變,用清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潰爛面涂上魚石脂軟膏、1%~2%明礬或碘甘油;乳房病變,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上氧化鋅魚肝油或青霉素軟膏;小豬發生惡性口蹄疫時,可靜脈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鹽水30毫升~50毫升,加維生素C50毫克,皮下注射安鈉伽0.26克。
(2)豐強先鋒或清開靈+強效阿莫西林混合肌注,1天1次,連用5天。
(3)富紅長笑+氟苯尼考注射液(單方制劑)按推薦劑量混合肌注以防止繼發感染,2天一次,嚴重者1天1次,連用3次。
(4)抗病毒I號粉+恒福特按推薦劑量混合拌料,混飼2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