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以蟾酥和白礬的藥理作用為基礎,結合蟾酥卡耳療法,總結出蟾酥白礬混合埋植法,治療豬疑難高熱病癥多例,效果顯著。現介紹如下:
1藥理
1.1蟾酥攻毒散腫、通竅止痛。如《本草求真》:蟾酥味辛溫有毒,能拔一切風火熱痛之邪。又如《現代中草藥大辭典》:蟾酥具清熱解毒、消炎鎮痛、消腫利尿之功,且對多種疑難雜癥有效,并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1.2白礬(又名明礬)收斂燥濕、祛痰解毒、清熱。
2埋植方法
將豬站立保定,在耳內側剪毛消毒后,用手術刀切開皮膚約1cm,擴成囊狀,取綠豆大小的白礬塊和螗酥塊(20-25kg體重用量,如50kg以上的豬用紅豆大小,1粒即可),將其一同植入囊內后用縫合針縫合切口即可。
3體會
3.1該類高熱病癥狀為:體溫41~41.5度,呈稽留熱型,食欲廢絕,喜臥,皮膚紅,糞硬結,且直腸后部有出血現象,尿茶黃。筆者應用青鏈霉素、先鋒類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且配合用過抗病毒、激素等藥物治療,還采用過靜脈滴注,用藥2~3d后見效甚微。改用蟾酥白礬埋植法治療,一般3~4d痊愈。需指出的是,結合臨床診斷和傳染病學分析,在非豬瘟、弓形體、附紅細胞體等病的情況下,用西藥治療無效的高熱病癥用此法有特效。
3.2該法簡單,用藥少,耗資低,療效好,痊愈后的病豬,不易復發。
3.3埋植蟾酥白礬的部位會逐漸腫脹,繼而潰瘍,耳朵甚至會出現潰瘍成洞,但不需任何藥物治療,可自行結痂愈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